不過只要這五個部落裡,只有兩個部落能換馬,這兩個部落因為能養馬,所以往年戎狄人管理他們比較嚴,不過這兩年沒有大規模打仗,戎狄人也搶不到什麼糧食,忙著四處搜尋糧食,管得寬鬆了一些,只要沒到上供的時候,便很少派人來巡視。
與覃明月合作是他們經過了深思熟慮才做出的決定,其一是因為能養馬的部落不止他們,還有很多部落,戎狄人不會這麼快就注意到他們,其二便是覃明月手裡的糧食正是他們最缺的東西,而且換馬的條件他們還加上了一個,那便是他們還想換些鹽和茶葉。
覃明月答應他們,他們就可以換馬。
最後,覃明月還是將多餘的鹽和茶葉和他們先交換,先換了十匹好馬回去,到時候她再帶足夠的物資換馬。
這幾匹馬是精心挑選過的,可見他們還是十分有誠意的,覃明月目前也沒有深入戎狄人內部的打算,只與外圍的部落達成了合作。
那十匹好馬被帶回去之後,軍營便來人挑走了五匹回去飼養留種。
知道那些人想換鹽和茶葉之後,由於主導權在覃明月她們這邊,茶葉她們倒是能供得上,但是想換鹽的部落要付出的代價自然要大一些。
這次合作軍營也派人來參與了,原因很簡單,他們想要換馬,先前被戎狄人卡得嚴,一匹好馬要費不少,如今能撿漏,自然不會放過。
不過他們也不會讓覃明月虧了,換馬需要的物資他們也出一半,而且他們只換馬,其他東西並不感興趣。
覃明月自然知道與軍營合作的好處,再次出行,別的不說,裝備倒是齊全了不少。
出行的人裡還混有不少軍營派來的人,起碼安全性也高出不少。
這次倒是換到了三十匹馬,雖然大多是還沒有完全長成的小馬駒,但是隻要飼養得當,也不差什麼。
這次覃明月只分到了十匹小馬駒,剩下的軍營包圓了。
不過這對於她的馬場來說,也能夠開起來了,十五匹馬,不多,但都是優質好馬,而且她先把這批馬養好了,有經驗了,再大批次養馬。
時光匆匆,又過去了兩年,兩年裡,覃明月的馬場已經成了西北最大的馬場。
這兩年裡,她多次與那些部落的人合作,陸陸續續換了不少馬匹。
自兩年前與那些部落合作之後,越來越多的部落來尋求合作,當然,很多都是暗地裡派人與她們接觸。
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關係自然也就維繫了下來。
這些年來,這些部落也傳來了很多戎狄人的訊息,這些訊息都傳達著一個意思:戎狄人這兩年一直在籌備物資,很有可能是要攻打他們。
這也就導致這些在戎狄人管制下的部落被剝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一些小部落養的羊群、馬匹全都被搜刮走了,根本沒打算讓他們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