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戰紀

第27章 奸相(1)

那老者臨風負手,鬚髮飛揚,袍袖飄飄,似欲飛去。

嶺下,風雲河從遙遠的高山上奔流而下,滾滾東來,卻在此處拐了一個大彎,因此此處水流平緩。

千年前風聖為交通南北,發動兩岸的部族在此處河道狹窄處設定渡口,又在南岸連綿險峻的雲嶺中削山開道,生生開鑿出一條朝南的大道來。

老者所立這處,正是當年削山開道造成的山隘口之上。

高峻的崖壁之下,便是那條歷經千年的古道-嶺南道,它穿過雲嶺通向拒風城。

雲嶺之中雖還有崎嶇小道可通嶺南,然道路難行,單人獨行尚嫌狹窄,更不論車馬。

所以凡行商者南來北往必走風雲渡,風雲兩國便在渡口設卡收稅,倒也各得其利;

北軍若要南下,在雲境內也必走雲嶺隘口。

由於風人已盡取河北之地,雲嶺隘口和離此地不過十來裡的拒風城防務就顯得極其重要了。所以雲國除在拒風城駐紮重兵外,也意圖在雲嶺隘口上修築要塞,意欲以山河之險阻斷風軍南下之路。

清瘦的老者指點著河山喟嘆道:“往事越千年,前人偉業,令人神往。遙想當年,風聖振臂一呼,大河兩岸眾人景從。人皆言,風聖有天賜神鞭,可欺山趕海,所以能創下驚天偉業。這世間哪有如此神物?還不是我等那凡胎肉體的祖先不懼艱險,用雙手削山鑿石,肩挑手扛,才叫這大山讓道?想是時,萬眾同心共創大業,是何等盛況?不想風聖他老人家仙去不過百年,大陸便分崩離析。昔年我等先人打破山河之險以利交通南北,只恨這山太高,河太寬;我等今人卻要以山河斷絕南北,惟恐這山河不夠險阻,何其諷刺也?可嘆千年以降,再無一人有風聖之能,能使南北同心。天下幸甚,當年有風聖降世;天下何其不幸,世間再無一人如風聖之能。”

拒風郡郡守雲鐵男拱手很鄭重地答道:“宰相大人心憂天下,實在令人敬佩。”

原來這老者就是帝國宰相朝九齡,朝家家主,王國權臣。

朝九齡自然知道鐵男這番話只是官場上的虛詞敷衍,淡然一笑,道:“年紀大了,便有些易感物傷懷,讓使君見笑了。人道:人活七十古來稀,老夫今年已虛度六十五載光陰。家慈當年望我長命九十,所以老夫得名九齡。老夫也不敢奢望活到九十,若是上蒼垂憐,吾覺得活到七十足矣。餘生再無所求,只是望這大河北岸的土地能夠在我閉目前再歸大雲,否則死難瞑目。老夫垂垂老矣,只恐入土之時大河北方的土地猶在風人之手,如何有臉面去見列祖列宗?”說到此處,老宰相面上有悲憤之色。

這河北之地本為雲國領土,屬計、明兩門閥領地。

大雲自立國以來,北有風國,南有森林蠻獸,東有青木國,西有羽國和易國,屢有戰事。在征戰中,逐漸產生了計家、明家、朝家、韋家、寒家這五大勳臣家族。

為酬謝他們的功績,歷代雲王不斷賞賜這五大家族土地,賦予他們在自已的地盤上收稅的權力,並給予他們在自已的封地上練兵以保護自已利益的許可權,而他們自已只要向王庭繳納極少的稅賦。

每逢國家有戰事,這五大門閥家主必須響應王庭徵召,出錢出兵出糧草為國家征戰。有功者賞,敗者被罰以土地和財物。但隨著時間遷延,這五大門閥勢力日強,王庭竟漸漸不能插手封地內部事業務,如門閥家主的繼承人選和封地上官員的任命。而這些門閥卻均有門人子弟在朝為官,與雲海家共掌朝政。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