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撤……”衛若天無可奈何,滿面怨毒地走下城牆。
在侍衛的簇擁下迅速脫回到靖海侯府。
朝廷大軍風捲殘雲,步步緊逼,東海軍苦苦抵抗,卻節節敗退。
很多人知道這場決戰朝廷勝局已定,沒什麼懸念了。
包括東海軍計程車兵,因此戰場上的東海軍士兵不斷地放下武器投降。
靖海侯回到通州府,在最終決戰之前,他就有一種預感,這次他必敗,通州府守不住的。
因此已經做好撤離通州府的準備,所以東西雖然收拾好,但是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撤離。
只心裡還有一絲的幻想,不到最後關頭不死心,幻想假如可以打敗了朝廷的軍隊呢?
最後一路勢如破竹,打到洛京,滅了北華王朝,建立新的王朝,登基為帝。
幻想終究是幻想,朝廷大軍開始攻城,讓他明白自己真的大勢所趨,再無翻盤機會。
如今不用他左右為難,無法下定了的決心,朝廷已經幫他做出了決定。
再不跑,恐怕他這個靖海侯就要和通州府陪葬。
靖海侯立即帶著親衛和家眷,猶如喪家之犬一樣,倉皇地向通州港撤退。
通州港離通州府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走路最少要半個時辰,況且靖海侯還要拖家帶口,速度有點慢。
隨著靖海侯逃走,代表反叛正式的落下帷幕,靖海侯敗得很徹底,十幾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他只帶了千餘殘親衛倉皇逃走。
宜將剩勇追窮寇,對衛若天這種野心勃勃,興兵反叛之人,朝廷自然要追殺到底,不會放過。
敢造反就必須有被殺的心理準備,
所以朝廷大軍攻破通州府,第一時間趕到靖海侯府抓捕,可惜整個靖海侯府亂七八糟。
主要人物都隨著靖海侯逃走了,那些丫鬟僕人們,能搶就搶,得把靖海侯剩餘東西搜刮一遍,四散逃跑。
至於伊藤博,此時他正率領大軍進攻通州港。
城外一戰,本來自信滿滿的伊藤博如遭重擊。
本來他還意氣風發,認為自己的軍隊是精銳,必然可以擋住北華王朝的大軍,甚至還可以佔據上風,擊敗北華王朝的軍隊。
結果剛剛開始戰鬥,倭人軍隊就損失慘重,尤其面對洛京侍衛軍的騎兵,倭人軍隊那些不要命的武士,也猶如同娃娃一般,直接被全副武裝的戰馬撞飛,踐踏而死。
騎兵對上瘋狂武士,幾乎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看到這種慘像,伊藤博都愣住了,這和他印象中的北華軍隊似乎不大一樣。
在他還是倭寇的時候,經常上岸掠奪,碰到北華王朝計程車兵,根本就不堪一擊,以至於他養成了自負的認知,認為北華王朝士兵不過如此。
從而野心迸發,膽大到生出參與靖海侯叛變的事情。
後來看到東海軍一樣被屠殺,他才有點明白,似乎不是他們弱,而是北華王朝朝廷的軍隊戰力實在是太強了。
因此心裡好受了不少,不得不說,伊藤博的心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