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報仇,最先要做的,是要讓自己還有身邊的人都強大起來,這樣才不會再受人欺負。
所以除了蘇嬤嬤她們三人,池茵這次帶進宮的還多了兩個人,就是侍劍和奉劍。
這兩人是她小舅舅培養的劍奴,幾個月前她小舅舅從漠北迴來的時候帶到將軍府來的,這兩名劍奴武功極高,且非常忠心,帶進宮裡,肯定有用得著的地方。
畢竟她和蘇嬤嬤、碧珠、寶珠她們幾個都會些拳腳功夫,但都不夠強,必須要有足夠的自保能力,才能籌謀未來。
池茵進宮後,被安排住進了墨霜院,離皇帝平時所住的寢宮紫霄閣倒是很近。
在墨霜院安頓下來後,教習姑姑又給池茵大概說了下宮裡如今的情況。
赫連川雖然登基有近五年,但後宮嬪妃卻不多,中宮之位更是一直空缺。
如今後宮裡位分最高的是聽雨軒的德妃娘娘,嬪位的如今也是僅有池茵這一位昭儀。
另還有婕妤一位,美人一位,才人三位,以及寶林、御女、采女數人,加起來整個後宮妃嬪也不過十七人。
而皇帝忙於國事,也極少到後宮留宿,所以後宮妃嬪們能見到皇上的次數並不多。
關於這位年輕的君王赫連川,可以說是少年成名。
赫連川母親原來不過是一名美人,位分並不高,也不怎麼得寵,在赫連川五歲那年便過世了。
赫連川被當今太后養在膝下幾年,過得也不怎麼好,不到十歲便到漠北歷練去了,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赫連川才認識她的外祖父和她父親的。
赫連川十三歲隨軍出征,武功高強,殺伐果斷,十六歲已經是能令整個北燕畏懼的修羅將軍。
先帝六十大壽,宮中驚變,幾位皇子謀逆,誅殺太子,意圖逼宮,整個皇宮血流成河。
那年正好回宮給先帝賀壽的赫連川憑一人之力擋住叛軍,救下先帝,一戰成名。
在那之後不久,驚嚇過度的先帝病重,而得到定國公、鎮威大將軍等眾多大臣扶持的赫連川,即便壽康宮那位再怎麼阻擾也沒有擋住他的步伐,赫連川終於還是登上了太子之位。
太子監國三年,也讓眾大臣看到他的治世之才,更是信服,所以先帝駕崩,赫連川登基順理成章。
只有太后,耿耿於懷。
她的兒子,曾經的太子死於那場宮變,赫連川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太后如何能甘心。
但有定國公等人幫扶的赫連川也不是那麼好拿捏的,太后即便母家勢大,也廢不掉赫連川的太子之位,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一步一步走上權力之巔。
不過赫連川繼位幾年,極少在後宮留宿,且一直無所出,宮裡宮外也漸漸有了些風言風語傳出,稱這位年輕的君王早年在征戰中受傷,留下了隱疾。
傳言真假池茵不得而知,但她記得赫連川在位這麼多年,的確是一直無所出。
而太后一脈也是以此為藉口,從皇家宗室裡選了一名不過比赫連川小了幾歲的少年直接過繼給了赫連川,冊封為太子,荒謬至極。
誰都能看得出來,太后是看著赫連川不好掌控,所以想另外扶植一位傀儡皇帝,但太后用國庫的賬冊作為交換條件,赫連川只得答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