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曹操把人聚在一起,氣氛凝重而壓抑,曹操面色陰沉地環視眾人,眾人皆神色肅穆,心思沉重。
曹操詢問道:“皇帝逃離許都,你們覺得他會去往何處?”
話音剛落,華歆便率先發言,他拱手道:“魏王,依我之見,皇帝極有可能前往荊州,尋那關羽與劉備。”
眾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華歆身上。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劉備是皇帝親自認下的皇叔,他向來以匡扶漢室為口號,這些年劉備廣納賢才,籠絡人心,地盤也越來越大。如果說皇帝想要欲尋求一個依靠,劉備無疑是首選。關羽驍勇無比,他就在荊州,距離許都也算是比較近。”
有人問,“難道他就不會去江東,投奔孫權嗎?”
楊修笑了,緩緩的說道:“江東孫權,雖有實力,卻把江東看做是他孫家自己的,未必會真心接納皇帝,皇帝若是去了,無疑是自投羅網,重複…”
楊修恃才而驕,一向比較自負,稍不注意,差點觸了曹操的黴頭,他剛才說順嘴了,差一點就說出“重複同樣的命運。”
曹操何等聰明,哪怕一丁點的毛病,也會被他察覺。
曹操輕輕的瞥了楊修一眼,他今天已經放過了楊彪,不可能現在再把楊修給殺了。
楊修意識到不妙,及時把話停住,然後又說道:“且江東與許都相距甚遠,皇帝短時間內難以抵達,我認為,他斷然不會去江東的。”
還有人認為,各地盤查森嚴,皇帝說不定是找地方藏了起來。
曹操聽著眾人的議論,臉色愈發陰沉,他猛地打斷了眾人,怒吼道:“不管皇帝去往何處,定要將其尋回!若有誰敢收留庇護,一併剷除!”
眾人頓時鴉雀無聲,皆感受到曹操的滔天怒火。
“尤其是去往荊州的方向,務必增派兵力,嚴查各個關卡。”曹操還是懷疑,皇帝最有可能去荊州。
一想到荊州,曹操腦海中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那個手持青龍偃月刀的威猛英雄。
曹操用力搖了搖頭,這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他心裡喃喃自語道:“若是皇帝真的去了荊州,去投了劉備,那就麻煩了!”
劉備,這個名字在曹操的心中,份量從未減輕。哪怕他曾經一無所有,屢次戰敗,四處依附,甚至在許都那段時日,還只能以種菜來掩人耳目。然而,曹操卻始終對他極為重視。
回想起煮酒論英雄之時,曹操那堅定的話語仍在耳畔迴響:“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那時的劉備,勢力微弱,寄人籬下,卻依然得到了曹操足夠的重視。
這並非曹操一時的妄言,而是他敏銳的洞察力所捕捉到的劉備身上那股潛藏的力量。
劉備,他有賢名,無論走到何處,皆能得到人心。他的手下,還有關羽、張飛、趙雲這般忠心耿耿的猛將,又有諸葛亮這樣智謀超群的軍師。其志不小,其心難測。
如今,劉備已不再是當年種菜的那個落魄之人。他跨有荊州和益州,實力日益雄厚。
曹操越想越頭疼,一旦皇帝投奔劉備,那劉備便會如虎添翼。
劉備本就以匡扶漢室為旗號,若得皇帝在手,佔據大義之名,天下人心必將傾向於他。
曹操擔憂不已。他擔心劉備會憑藉皇帝的名號,號令天下人,共同對抗自己,那將是一場巨大的危機,他多年來苦心經營的局面可能會因此而土崩瓦解。
不知過了多久,曹操咬了咬牙,真後悔當初在許都,沒有把劉備殺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