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歆再次勸道:“魏王,你想過沒有,就算你不稱帝,天子離開許都,也會討伐你,劉備也不會放過聲討魏王的機會。”
有些話,不能說的太直白。
華歆點到為止,但曹操一聽就明白了。
就算不稱帝,名聲也臭了。
這是無可爭議的,皇帝一定會把這些年曹操的所作所為公之於眾。
在華歆看來,反正名聲也臭了,索性直接稱帝,這樣他們這些勸進的群臣,都能沾光添彩,跟著進一步。
大家跟著曹操,無非就是為了名利二字,這麼多年,華歆一次次勸進,大家都想進步,但前提是曹操得先進步才行。
這些年,曹操該做的也都做了,礙事的絆腳石也都踢開了,至於說手裡沒有傳國玉璽,名聲也臭了,但是,還有必要在乎這些嗎?
反正之前廢掉伏皇后、稱公稱王,名聲就已經受了損失,曹操早就不在乎了。
不管稱帝還是不稱帝,反正名聲都一樣是臭的,那幹嘛不稱帝呢?
稱帝后,曹操的心願達成了,群臣也能跟著吃肉喝湯,有什麼不好呢?
華歆和董昭這麼一帶頭,群臣紛紛表態,就連鍾繇、陳群、徐奕、程昱這些人也都站了出來。
但最終,曹操卻拒絕了,“你們這是要把老夫架在火上嗎?此事休要再提。”
華歆暗暗搖頭,心裡不免有些失落。
人群中的五官中郎將曹丕,眼神也隨即黯淡了下來。
群臣想進步,作為曹操的兒子,曹丕也想啊。
曹操又道:“諸位,如今天子已在荊州,雖然關羽的治所在公安,但是這些年,關羽已經把重心轉移到了南郡,意圖非常明顯,時刻他都想著北伐襄樊,意圖北上。諸位覺得,老夫要不要出兵荊州呢?”
群臣大多還沉浸在勸進被拒絕的失落中,都沒有表態,曹操的目光落在了一直冷靜旁觀的賈詡身上。
“文和,你怎麼看?”
賈詡好像剛睡醒了一樣,他今年已經七十二了,若非這件事太過重大,賈詡根本就不會過來。
這些年,他多數的時間都賦閒養老,處於一種半養生的狀態。
本來賈詡想回老家養老,但是曹操不允許,時不時的會請教他一些問題。
曹操開口詢問,賈詡也不好繼續沉默,當即回道:“不可!”
“是不可出兵?還是不可稱帝?”曹操眯著眼睛,追問道。
賈詡搖頭,“兩者都不可,漢室雖然衰落,但其名分尚存。若魏王貿然稱帝,恐會引起天下人的反對,劉備和孫權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討伐你。天子去了荊州,魏王若對荊州用兵,就等於是臣子在討伐天子,這對魏王也是大為不利的!”
華歆反駁道:“可是魏王即使不稱帝,他們也會聲討我們的。”
賈詡淡淡的看了華歆一眼,“那不一樣,漢室雖然名存實亡,但天子畢竟還在,他們聲討我們,罪名不過是欺凌天子,畢竟魏王沒有稱帝。但如果稱帝了,罪名就變成了篡逆。再者,劉備現在已經挑起了戰爭,漢中局勢不明,我們理應集中精力應對,避免多線同時開戰,免得再被孫權抓住機會,趁機北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