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容我三思,孝直,你們先回去吧。”面對被自己如此器重的法正,劉備徹底犯了愁。
等法正、糜竺等人離開後,劉備重重的嘆了口氣,趕忙坐了下來,剛才這一會,對他的精神和體力,都是一個不小的消耗。
諸葛亮看了劉備一眼,關切的說道:“要不主公你先歇息一下,亮先告退。”
“孔明,你留步。”劉備喊住了他。
劉備看著諸葛亮,詢問道:“孔明,你我相識多年,我想聽一聽你的真實想法,對天子,你怎麼看?”
諸葛亮明白,劉備這一次問的不是迎不迎駕,而是,評價天子,甚至還包括考驗他的忠心。
諸葛亮搖了搖頭,“亮從未見過天子,主公恕罪,我實在無法妄加評斷。”
劉備點了點頭,這個答案看似什麼都沒說,劉備卻很滿意。
這說明,諸葛亮完全是和自己站在一起,他如此贊成迎駕,完全是因為自己主張迎駕!
“孔明啊,如今天子離開許都,我等身為漢室臣子,理應將天子迎到成都,重振大漢雄風。”劉備目光堅定,語氣中充滿了對漢室的忠誠。
諸葛亮輕搖羽扇,點頭道:“主公,天子乃大漢正統,迎駕至成都,確是匡扶漢室之大義所在。”
劉備長嘆一聲,眼中滿是感慨:“想當年我在許都,親見天子之遭遇,那衣帶詔之事,至今仍令我痛心疾首,當年衣帶詔上簽名立字之人,如今只剩下我一人了。陛下對我寄予厚望,我卻什麼都做不到,實乃罪過啊,我愧對天子,愧對漢室天下。”說著,劉備的聲音哽咽起來,漸漸的淚水滑過他飽經滄桑的臉龐。
諸葛亮安慰道:“主公莫要太過自責,此乃時勢所迫,非主公一人之力所能改變。如今既有迎駕之機,當果斷迎駕!”
劉備握緊拳頭,聲音顫抖:“我身為漢室宗親,身為大漢皇叔,理應把陛下接到身邊,妥善照料,不能使他再受半點委屈。”
停頓了一下,劉備茫然而無奈的說:“可是,孝直、子仲他們都是我的股肱,都深得我之器重,他們極力勸阻,甚至不惜要向我請辭,我當如何呢?”
劉備頗感糾結和無奈,任他能力再強,任他經歷的風浪再多,可這一次,也徹底把他給難住了。
本來昨天就已經下定了決心,不管有誰反對,劉備都要拍板定下這件事,誰阻攔也不行。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先不說別人,單單一個法正,就讓劉備下不了決心了,總不能真的讓法正離開吧?
劉備擦了一把眼淚,眉頭緊皺,一臉無奈的說:“孝直、子仲、公衡,皆是我器重之人,我深知他們所言不無道理。但陛下乃是大漢之主,我怎能棄之不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