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會迎獻帝嗎

第82章 劉璋的作用

再和皇帝對比一下,韋晃心裡不免有些失落。

皇帝整天溜溜達達,忙著和百姓打交道,身邊也就那麼寥寥幾個人,越想,韋晃越覺得寒酸。

恭恭敬敬的把信遞給了劉備,劉備很是客氣的擺了擺手,“來人,賜座!”

諸葛亮、法正、黃權、張飛等人全都看向劉備,不知道大老遠的皇帝會寫些什麼。

劉備開啟信,發現裡面有兩張圖紙,上面寫的很清楚,一張是曲轅犁的圖紙,一張是水翻車的圖紙。

劉備把圖紙交給了諸葛亮,說道:“陛下早就聽聞孔明夫婦心思靈透,擅長鑽研新奇之物,這兩份圖紙陛下讓交給你,曲轅犁已經在荊州試驗成功了,反響不錯。我們這邊只需照著做出來就行,至於這水翻車,陛下還沒有著手來做,他想讓孔明你們兩夫婦多費費心,看看能不能做出此物,這原理和用途,上面都標註的很清楚。”

諸葛亮把圖樣仔細看了幾遍,有了劉協的標註,諸葛亮又是絕頂聰明之人,自然是一點就透。

諸葛亮凝視著圖紙,目光中滿是驚歎。那水翻車,形如巨輪,以水力驅動,可將低處之水引至高處,灌溉農田,功效非凡。

其原理之精妙,令諸葛亮不禁拍案叫絕。他彷彿看到了廣袤的田野在水翻車的滋潤下,變得生機勃勃,莊稼茁壯成長,百姓不再為乾旱缺水而憂愁。

再觀那曲轅犁,造型獨特,設計巧妙。其彎曲的犁轅,既便於操作,又能減少阻力,使耕犁更加省力高效。

諸葛亮現在主要掌管內政,自然深知此物的妙用,曲轅犁的出現,必將大大提高農田的耕種效率,而且已經在荊州試驗成功了。

諸葛亮輕撫圖紙,忍不住稱讚道:“陛下竟能設計出如此精妙之物,若一切都如陛下圖紙上所說,實乃百姓之福,國家之幸。”

諸葛亮的眼睛變的越來越亮,恨不能現在就馬上回去研製一番,早日把實物做出來。

諸葛亮是漢末三國少有的全能型人才,識陰陽,懂八卦,會帶兵,能理政,還會搞發明創造,就連看病行醫,他也懂一些。

法正和糜竺黃權幾人,互相看了看,幾人都感到難以置信,一個被困深宮幾十年的皇帝,竟然懂得這些?

皇帝從出生到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宮裡,這怎麼可能呢?

即便經常接觸農事,沒有一定的天賦,也很難做成這種事情。

韋晃主動站了出來,給大家敘說曲轅犁的事情,“如今荊州各地,很多人都已經用上了陛下研製的曲轅犁,省時省力,百姓讚不絕口,各地的作坊也在加緊打造……”

劉備連連點頭,“陛下真奇才也,短短數日,就能造出此物,真不簡單啊。”

法正不住的搖頭,仍然感到無法相信。

劉備又說:“對了,諸位,陛下信中還提到,鼓勵百姓開墾荒地,也要在益州進行推廣,我沒有意見,不就是五年免稅嗎,反正本來就是無主的荒地,五年就五年。”

開墾荒地,自然沒有人反對,因為這不牽扯到任何人的利益。

荒地,世家根本就不放在眼裡!

劉備接著說道:“漢中之戰,陛下也非常關注,但他在信中只說預祝我等早日功成,並沒有具體的指示。”

法正心裡鬆了一口氣,這更讓他相信,皇帝壓根就不懂兵事,上次提醒張飛,也只是一時湊巧而已。

“另外,孝直、孔明,陛下還提到,你們都是大漢的有功之臣,都是我值得器重和信任的人,陛下提醒你們日後要多多注意養生,多加註意身體。”

法正笑著點了點頭,心裡卻壓根就沒有當回事。

他今年才43歲,正值壯年,能吃能睡,走路都帶風,哪裡像是短命之人。

法正不僅沒往心裡去,甚至還覺得皇帝多此一舉,做這些,無非是要向自己示好。

諸葛亮和法正不一樣,他雖然還很年輕,但這畢竟是皇帝的提醒,怎麼說也是一番好意,所以諸葛亮的心裡也頓時一暖,笑著點了點頭,“陛下有心了,千里之外,還惦記著我等!”

對於漢中之戰,劉協其實熟知一切,但他在信裡卻沒有多說什麼,這是劉備的巔峰之戰,劉協不想搶他的風頭。

劉備和曹操一生數次較量,一直處於壓制被動的局面,總算可以正面和曹操叫板,還成功的打敗了曹操,這是劉備人生最風光的時候,劉協不忍心搶他的風頭。

其實,劉協完全可以提供很多建議,比如告訴他,可以避開在陽平關過分的消耗,提前繞道去定軍山。

要知道,漢中之戰的前期,劉備光是攻打陽平關,就耗了好幾個月,這幾個月等於是做了無用功。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