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會迎獻帝嗎

第84章 賈詡的不安

周泰和蔣欽一樣,都憋了一肚子的怒火,“有什麼好怕的,荊州本就是我們借給劉備的,現在劉備要打漢中,我們正好打荊州,劉備無暇兼顧,此乃天助我也。”

武將們紛紛請命,嗓門一個比一個大,震的宮殿都跟著搖晃起來。

陸遜搖了搖頭,忍不住開口道:“諸位,就算要打,現在也不是時機,此時向關羽宣戰,形勢對我們大為不利。”

孫權對陸遜最近的表現非常欣賞,饒有興趣的看向他,問道:“伯言,說說你的看法。”

陸遜解釋道:“孫劉結盟,世人皆知,主公剛剛才把郡主派人送回,而且皇帝還在荊州,一旦我們主動挑起戰端,不僅會背上背信毀約的罵名,也會擔上以下犯上的罪名,你剛剛接受了皇帝的封賞,現在討伐關羽,就等於是討伐皇帝,這麼做並不明智。”

“另外,關羽厲兵秣馬,時刻不忘揮兵北上奪取襄樊,我們現在動手,他的兵鋒將會毫無保留的都轉向我們,不論從是名義上,還是從時機上,都不利於我們,還望主公三思。”

孫權生氣歸生氣,但作為一方霸主,他並沒有失去理智,陸遜的話說的很有道理,很快就讓孫權冷靜了下來。

孫權道:“好,這筆賬姑且就先給關羽記著,另外,劉備出兵要奪取漢中,上次皇帝還派人提議讓我們也一同進兵合肥,伯言以為如何?”

陸遜笑了笑,“主公,漢中之戰已經開啟,現在形勢不明,以臣之見,我們不必著急進兵合肥,且在旁耐心觀望,如果劉備敗了,我們就出兵合肥,如果劉備勝了,那就要重新考慮一下了。”

周泰不解,問道:“怎麼劉備敗了,我們反倒要進兵合肥呢?難道不應該趁機奪回荊州嗎?”

陸遜很平靜的回道:“如果劉備敗了,實力本就受損嚴重,我們再向他進兵,這樣只會加速劉備的敗亡,一旦劉備沒了,接下來,就要輪到我們獨自面對強大的曹魏了,結果可想而知,曹魏兵力數倍於我,我等焉有勝算?”

孫權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伯言言之有理,兩家結盟本就是為了要共同牽制曹操,但如果劉備大獲全勝,實力進一步壯大,那就要對我們不利了。”

最終,孫權選擇忍下了這口氣,但這件事,關羽對他的蔑視,他卻一直牢記在心裡。

…………

面對關羽的羞辱,孫權的怒火暫時壓了下去,但是,賈詡都一把年紀了,安逸了這麼久,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禍事會突然有一天主動找上他。

這一日,賈詡的府門前來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小孩左手拿著糖果,右手拿著一封信。

賈詡門前的僕人看到他,好奇的圍了過來,小孩把信遞給了他們,“有人給了我一個糖果,讓我把這封信交給你們!”

僕人把信接過來,信封上寫著:太中大夫賈詡親啟!

僕從雖然疑惑,但還是趕忙把信拿進院中,交給了賈詡。

賈詡也沒多想,坐下來,把信開啟,映入眼簾的第一句話,就讓他渾身一震。

“賈愛卿,承蒙昔日你在長安,對朕多加照拂,雖說,你對朕釋放善意,藏了私心,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朕還是要對你道聲謝!”

賈詡的心思,劉協很清楚。

因為賈詡知道,李傕郭汜胡作非為,禍亂長安,兩人秋後的螞蚱長不了,他適當的對劉協加以關照,是給自己今後鋪條路,萬一用得上,皇帝也會念著他的好。

“這封信竟然是皇帝寫來的。”賈詡的臉上充滿了驚訝。

他不明白,皇帝為何非要給自己寫信,至於嗎?

難道僅僅只是為了表達一番謝意?

要說寫信的話,他也應該給曹操寫啊,適當的挑釁一下也好。

自己都一把年紀了,與世無爭,與人無爭,賈詡實在想不明白,他究竟哪裡值得皇帝惦記。

賈詡穩了穩心神,接著往下看,劉協的語氣馬上就變了,“這封信,是朕替愛將張泉代筆所寫,張泉是誰?文和上了年紀或許一時不記得,朕可以提醒你一下,他就是你的舊主,宛城侯張繡的獨子!算起來也是你的少主人!”

“張繡不失為響噹噹的一條好漢,昔日聽你所勸,他沒有投奔袁紹,而是選擇了曹操,世人皆知,曹操的長子曹昂、大將典韋、侄子曹安民都死於宛城,張繡和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可張繡還是聽了你的勸,可見他對你何等的器重和信任。你告訴他,曹操志在天下,胸襟似海,定然不會虧待他,張繡雖說表面上被曹操加以封賞,兩家還結了親,但實際上,那只是曹操做給別人看的,張繡投降後屢遭排擠,受盡了冷落,最後鬱鬱而終,至於他究竟是怎麼死的,這世上恐怕沒有人比你賈文和更清楚了。”

“其實從一開始,你就沒打算忠心張繡,輔佐他,只是你的臨時一個過渡罷了,你覺得張繡沒有前途,最後你選擇了曹操,人往高處走,這很正常。你當年幫李傕郭汜出謀,對朕加以關照,後又追隨段煨、張繡,說白了,都是你的權宜之計,直到遇到曹操,你才確定了輔佐的目標,朕說的對嗎?”

賈詡的內心漸漸變的不平靜了,他當年的心思,沒想到全都被劉協說中了。

“君能擇臣,臣亦能擇君,這無可厚非,可是,你卻把張繡當成你的進身之階,讓他投奔死敵,還告訴他可以榮華富貴得到重用,枉他對你那麼器重,最後卻含恨而終,這未免做的太過心狠了吧。張泉救駕有功,又是朕的愛將,所以他的仇,朕沒有理由不幫他。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朕要提醒你一下,今後多加小心,因為你的一家滿門,從現在開始,全都被盯上了!”

“曹操對你不薄,但朕要提醒你,曹操對你越好,張繡的兒子就越發的恨你!因為你今日的一切,都是踩著張繡得來的!不知道文和一生謹慎低調,信不信因果報應?也許你現在不信,但總有一天,朕覺得你會相信的,人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賈詡端坐於案前,手中緊緊捏著皇帝的來信,面色凝重,久久無言。思緒如潮水般翻湧,將他帶回到當年那些波瀾壯闊卻又充滿危險的歲月。

張繡的死,如同一顆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賈詡深知,自己在這件事上確實要負很大的責任。

當年,是他勸說張繡投降曹操,其實他壓根就不在乎投降後,張繡過的會怎麼樣?

結果投降後,整個曹營上下充滿了對張繡的敵意和冷漠,連幼年的曹丕都敢當面辱罵張繡,而曹操的預設與縱容,更是讓張繡心寒。

曹操加封張繡,不過是做給別人看的姿態罷了,他痛失愛子曹昂和大將典韋的恨,從未減少。

皇帝說的不錯,在曹操的心中,張繡始終都是一個外人,他只是用來彰顯曹操大度不計前嫌的一個棋子罷了。

皇帝的來信如同一道驚雷,在賈詡心中炸響。信中說得清清楚楚,皇帝要幫張泉報仇。

賈詡陷入了深深的憂慮和擔心之中。他深知,皇帝出面,就代表著整個劉備的勢力,整個劉備集團都有可能替張泉報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