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成都的天空格外湛藍,陽光灑在大地上,溫暖而明亮。宮殿內外,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禮樂聲響起,劉協在群臣的簇擁下,緩緩步入宮殿。他的臉上帶著微笑,腳步從容,灑脫自如。
隨後,關銀屏也在侍女的陪伴下,身著華麗的嫁衣,出現在眾人面前。她的美麗和獨特的氣質,也讓人都為之傾倒。
婚禮隆重、繁瑣而莊嚴,古代的婚禮程式特別多,劉協一直都保持著笑容,保持著超強的耐心。
最後,群臣紛紛躬身行禮,向兩人表示祝賀,這一切才算結束。
關羽的女兒嫁給皇帝,劉備舉雙手贊成,他和關羽是結拜兄弟,關羽的女兒就等同於他自己的女兒。
和皇帝結親,這自然是親上加親,從此以後劉關張和皇帝就會更加緊密。
其實劉備有女兒,而且還不是一個,只不過,早年敗逃的時候,被曹軍搶了去,兩個女兒都被曹操賞賜給了曹純。
等婚禮結束後,男女之情自然不必細說,新婚燕爾,其中之樂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一日,法正把黃權、費詩、李嚴請到了自己的府中,幾人聚在一起,一邊品茗,一邊談論著和皇帝有關的事情。
法正喝了一口茶,緩緩開口,“皇帝來到益州,已成事實,不可更改,想必諸位這幾日,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黃權看了法正一眼,沒有開口,打算先聽一聽眾人的看法。
黃權雖然也是世族中人,但他和法正等人不同。
法正很早之前,就看好了劉備,迎劉備入川表現的相當積極,而費詩和李嚴,在劉備和劉璋反目後,也果斷的投降了。
這三個人對劉備的認可,態度非常堅決,他們都認為劉備是難得一遇的明主,是值得他們追隨的,他們對劉璋,心裡並沒有覺得有什麼虧欠。
黃權則不然,他一開始,就堅決的反對劉璋引劉備入川,他和王累鄭度等人一樣,對劉璋非常忠心。
當劉備打敗劉璋,徹底佔據成都後,黃權回到家中閉門謝客,誰也不見,架不住劉備一而再的來請他,他才輔佐了劉備。
從內心深處,對劉璋,黃權還是有感情的。
當得知劉璋在荊州和劉備重修舊好,和皇帝相處的不錯,黃權打從心裡高興。
單單是因為劉璋,黃權就對皇帝多了一層好感。
當然,這僅僅只是個開始!這點好感,還不足以讓黃權改變立場。
李嚴道:“我和孝直看法一樣,陛下絕非等閒之輩,看似親和,實則暗藏韜略,若他主動做一些事情,比如拉攏一些人,封賞一些人,我反倒覺得那樣沒有太大的威脅,但他卻主動讓了這麼多,能做到這一點,不簡單啊。”
李嚴面容方正,他的表情始終看起來都那麼嚴肅冷峻,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個不好相與的。
費詩四方臉,中等身材,面容溫和,雖已到了中年,卻保養的非常好,白淨的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看著很面善。
費詩看了李嚴一眼,笑道:“正方,陛下若是不讓,你會說他有喧賓奪主之嫌,現在陛下讓了,你又說他耍弄心計,暗藏韜晦,那你說,他該怎麼做?”
李嚴冷笑道:“他就應該好好的留在許都,從他雙腳踏上荊州的土地,就已經挑起了是非。”
法正趕忙搖頭,“正方,今日叫你們來,是來議事的,不是來吵架的,陛下人都已經來了,何必再說那些沒用的呢。”
李嚴點了點頭,“我們這裡原本好端端的,主公跨有荊益,再取過漢中,形勢一片大好,孔明的《隆中對》說不定很快就能實現了,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皇帝卻來了,來的還真不是時候。”
見法正的臉沉了下來,李嚴急忙改口,“孝直,之前你幾次帶頭,我覺得這樣不是辦法,這樣下去,皇帝還以為只有少數幾個人不歡迎他呢,也很容易引起主公對你不滿。接下來,就讓其他人也參與進來,皇帝不是已經讓步了嗎?我們要讓他明白,他不讓不行,不讓也得讓,要提醒他,並非只有幾個人不歡迎他。”
費詩有些擔心,“正方,這麼做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李嚴搖了搖頭,語氣堅定的說:“恰恰相反,只有這樣,皇帝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壓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變的更安全。如果只有幾個人站出來對皇帝發難,我們就會把皇帝的怒火吸引到自己身上,相應的,主公也會對我們不滿,想必你們也看出來了,主公還是偏向於皇帝那一邊的。”
法正點了點頭,“正方,說說你的看法,具體怎麼做?”
“很簡單,把大家都調動起來,讓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的進宮面聖,什麼也不用做,只需替主公誇耀功績,稱讚益州今日的局面都多虧了皇叔。”
李嚴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道精光,“要讓皇帝明白,他最好什麼也別做,這益州的群臣,追隨的是皇叔,認可的也是皇叔,而不是他,他只需老老實實的待在宮裡就行了!”
黃權吃驚的瞪大了眼睛,這一招,可夠狠的,這等於是在逼宮,讓皇帝徹底放權。
黃權忙道:“正方,你想過沒有,這樣會對主公的名聲不利,皇叔仁德著於四海,讓陛下什麼也不做,還讓這麼多人給陛下施加壓力,這不是公然樹立主公和皇帝的矛盾嗎?”
李嚴搖了搖頭,反駁道:“公衡,你此言差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正因為皇帝剛來,所以什麼事情都必須講清楚,要讓皇帝知難而退,要讓他明白,在這裡,他說了不算。如果不這樣,說不定皇帝還真的閒不住,會變的不安分起來。”
法正表示贊成,“好,我贊成正方說的,讓大家都行動起來,皇帝不是賢明親和嗎?大家要面聖,他自然不會拒絕,就讓他感受一下益州的熱情吧。”
李嚴和法正兩人對視了一眼,全都笑了,兩人想到一塊去了,不知道算不算英雄所見略同。
李嚴又說:“正因為主公現在心存不忍,有所動搖,才更應該這麼做,要讓主公明白,群臣的立場,就是益州的立場。”
黃權嘆了口氣,替皇帝捏了一把冷汗。
法正又看向黃權和費詩,“公衡,公舉,你二位怎麼樣?是否贊成?”
兩人雖然有些不忍,但也不好拒絕,這個時候誰站出來反對,誰就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