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又問他,“那你覺得,主公知道這其中的內情嗎?”
馬謖點了點頭,隨即又搖了搖頭,“知道,但也不知道!”
諸葛亮饒有興趣的看著他,示意他說下去,馬謖整理了一下思緒,“主公見多識廣,也算是久經風雨,法正等人態度轉變的如此之快,不免會令人多想,我想主公定然也猜到了,只不過,他也無可奈何,甚至不能去面對,只想當做大家都一心願意迎駕吧。”
諸葛亮點了點頭,隨即他重重的嘆了口氣,“是啊,我追隨主公多年,這些日子,主公什麼也沒有說,只是一味的督促我,加緊修建宮殿並張羅婚事。”
法正這些人,突然改變了心思,劉備又不是笨人,怎麼可能一點都沒有察覺呢?
只不過,即便他知道了,又能怎麼樣呢?
這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很多人,益州的世族和荊州的世族,這一次立場幾乎一致,劉備也深深的感到了無力感。
索性他只能裝作大家都願意迎駕,暫時什麼都不去想了。
漢中之戰已經開始了,法正這些人都是深得劉備器重的人,難道真要揮動屠刀,對這些人大開殺戒嗎?
劉備做不到,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諸葛亮又問出第三個問題,“那你呢,你是怎麼想的?”
馬謖看了諸葛亮一眼,給出了一個很完美的答案,“我和先生一樣,與主公共患難,同進退!”
諸葛亮嘆了口氣,“連我也頗感為難,按說陛下理應來成都,可是,很難讓眾人意見達成一致。”
馬謖笑了,“在先生看來,追隨主公和追隨陛下,兩者並不矛盾,可在別人看來,兩者卻是截然相反。”
諸葛亮忽然說了一句,“這個難題,恐怕也只有陛下一人能夠化解。”
解鈴還須繫鈴人,問題是皇帝惹出來的,大概只有他能化解了。
其實這麼說,諸葛亮也有些無奈。
劉備今日的局面來之不易,皇帝來到成都,究竟會怎麼樣,局面會不會失控,諸葛亮也說不好。
總之,該來的總是要來的!擋也擋不住!
這一日,皇帝即將抵達的訊息傳到了成都,一匹匹快馬飛奔而來,劉備激動萬分,早早的帶領文武出城迎接。
成都內外一片歡騰,只因皇帝即將駕臨。
劉備帶人來到城外,迎出十多里,翹首以盼天子的到來。劉備身著華麗的錦袍,頭戴賢冕,神色莊重而又充滿期待。
法正、糜竺、黃忠、馬超這些人也都來了。諸葛亮則身著一襲白色長袍,手持羽扇,儒雅之中透著睿智。眾文武官員們皆身著朝服,整齊地排列著,等待著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劉備一動不動,目不斜視的注視著前方,法正也很坦然,憑他的智謀和能力,這點風浪,他自問算不得什麼,甚至,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法正的心裡隱隱還有一些期待。
既然皇帝來成都,註定避免不了,那就來吧。
皇帝在荊州可以隨心所欲,法正眯著眼睛笑了,這裡可是益州,是龍也得盤著,是虎也得臥著,這裡只允許有一個聲音!
百姓也是夾道歡迎,紛紛出城圍觀,到處都是人頭攢動,人山人海的盛況。
一匹匹快馬不時的飛奔而來,“報,陛下的車隊還有十里。”
“還有五里!”
“還有三里!”
劉協先是走的水路,後又換了旱路,這種正式的場合,他也早已換好了符合身份的冠冕袍服,坐上了象徵神聖皇權的車輦。
直到太陽當空,正午時分,遠處,天子的車輦才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旌旗飄揚,浩浩蕩蕩。
車輦之上,劉協頭戴皇冠,一身紅色長袍,面容英俊而威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興奮和期待,遠遠的便開始揮手向圍觀的百姓示意。
隨著車輦的臨近,成都城內外的氣氛愈發熱烈起來。百姓們紛紛向前,爭相目睹天子的風采。他們歡呼著,雀躍著,臉上洋溢著喜悅。
劉備率領眾文武官員急忙上前,跪地迎接。
劉備高聲說道:“臣左將軍漢公劉備,率益州文武官員,恭迎陛下!”
劉協微笑著看著劉備和眾文武官員,微微抬手,說道:“皇叔免禮,眾卿平身。”
隨即,劉協示意車輦停下,在趙雲的攙扶下,他緩緩的走下車輦,幾步就來到了劉備的身前,很自然的握住了劉備的手。
之前兩人已經在荊州見過面了,彼此並不生疏,簡單聊了幾句,劉協便看向其他人,劉備一一給他做了介紹。
“陛下,這位是揚武將軍,法正,法孝直!”
劉備第一個介紹的是法正,可見對法正的重視程度。
劉協急忙上前一步,笑著握住法正的手,“法孝直之名,朕早已聽聞,如雷貫耳啊,皇叔上次去荊州,也沒少誇你,法家能人輩出,孝直更是才智過人,有你輔佐皇叔,朕非常欣慰。”
法正淡淡的點了點頭,“陛下過獎了。”
說話間,法正也在仔細打量皇帝,眼前這位三十多歲的天子,相貌儒雅,笑容親和,那溫和的氣質,似春風拂面,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
皇帝的臉上始終掛著親和真誠的笑容,這笑容彷彿能融化人心,讓人在不經意間放下防備。
法正細細觀察著,劉協的眼眸明亮而深邃,他身姿挺拔,雖為天子,卻並不盛氣凌人。
那舉手投足間的從容,彰顯著天子的風範,卻又不失平易近人。
法正心中暗歎,這樣的皇帝,無需刻意拉攏,便自有一種魅力,能讓許多人甘願追隨。
法正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哪怕才剛剛接觸,他便已經看出來了,皇帝絕非庸碌無能之輩。
想不到,一個當了二十多年的傀儡皇帝,竟還有這等從容灑脫的氣質。
法正感到難以置信,可他哪裡知道,原先的那個劉協,的確已經被折騰的失去了銳氣,而現在這一個,體內重新注入了一個嶄新的靈魂。
劉協對漢末三國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和探索欲,他怎麼可能萎靡不振,任憑別人擺佈呢?
法正在打量劉協的同時,而劉協也在觀察著法正。
法正身形挺拔,氣度沉穩。眼神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一看就是一位足智多謀的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