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不住的搖頭,“陛下這一次,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前腳他剛剛撮合主公和郡主重逢,緊接著,又迎娶關羽之女,看來真不能繼續讓他留在荊州了。”
糜竺站在原地,呆若木雞一般,迎駕來成都,這是糜竺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
他比任何一個人態度都要強硬,因為,一旦皇帝來到成都,也就意味著,朝廷的秩序要恢復了。
皇帝在荊州,很多事情還可以往後拖延一下,可皇帝真的到了成都,就沒法再拖延了。
三公九卿這些職位都必須要馬上設立,朝堂也要成立。
在許都的時候,哪怕是擺設,這些都沒有缺少,到了成都,又怎麼可能少得了呢?
糜竺,憂心忡忡,他一直堅定地擁護劉備,將家族的命運與劉備的大業緊緊相連。如今皇帝要和關羽結親,這讓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他明白,一旦婚事成真,關羽就會變成皇親國戚,相應的,皇帝的地位也會牢不可破,這才是最可怕的。
很快,劉備就接到了關羽的來信,劉備把眾人召集到一起,當眾提到了這件事。
劉備非常高興,他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但是那些擁護劉備的世族大臣們,卻紛紛陷入了恐慌,當著劉備的面大家保持沉默,等離開後,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悄悄的商議著應對之策。
費詩和李嚴聚在一起,也滿是憂慮,李嚴道:“皇帝此舉,分明是想借助關羽的力量,奪回實權,照此下去,整個荊州就將落入皇帝之手,那我們這些人,又將何去何從?”
費詩嘆了口氣,“難啊,關將軍的脾氣誰人不知,沒人能勸得了他,看來婚事是無法更改了。”
李嚴眯著眼睛,看向荊州的方向,“既然阻止不了,那就乾脆讓皇帝來成都,給他修建宮殿,要什麼給他什麼,把成都當成他的安樂窩和溫柔鄉,畢竟,我們追隨的是主公,皇帝就得安安穩穩的待著。”
費詩沉默了一會,“昨夜法正來找過我,你的想法和他不謀而合,看來,也只得如此了。”
很快,世家大臣們私下裡就達成了一致,由法正帶頭,來見劉備。
“孝直,你確定要讓陛下來成都嗎?”法正突然改變了態度,讓劉備驚喜不已,他早就盼著把皇帝接過來了。
這些日子,劉備一直心存內疚和不安。
法正早就想好了說辭,當即回道:“既然現在陛下要和關將軍結親,這是天大的喜事,陛下是當今天子,他的婚事自然要隆重舉行,顯然在成都舉行婚禮更為妥當。”
理由是什麼,其實劉備並不在意,只要大家同意迎駕,劉備就高興。
法正以婚事為由,順手推舟,劉備自然滿心歡喜,“好,孝直能同意迎駕,我心甚慰,群臣的意見怎麼樣?他們會同意嗎?”
畢竟上一次,那麼多人站出來反對,弄的劉備到現在心裡都感到不安。
法正點了點頭,“主公放心,我相信他們不會阻撓的。”
劉備再次召叢集臣商議,果然這次反對的聲音明顯小了很多,只有糜竺,臉上帶著深深的愁容。
糜竺很清楚,憑自己的能力,絕對做不到文臣之首的位置上,靠的全是和劉備的關係。
那麼一旦皇帝來了,他再也不會是文臣之首了!
諸葛亮、費詩、費禕、蔣琬、董允、馬良…哪一個人的能力,比不上他呢?
糜竺徹底慌了,但他這點小心思,和群臣的意見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群臣更害怕關羽徹底聽命於皇帝,只有讓皇帝和關羽分開,才能最大限度的減輕這種擔心。
最後劉備拍板同意了此事,馬上派趙雲帶人前去迎駕。
離開議事廳,法正還對糜竺進行了一番安慰,“子仲,你要以大局為重,就算陛下不來成都,婚事我們也阻止不了了,到時候局面更會對我們不利,陛下早晚都是要來成都的。”
糜竺沉默不語,不住的搖頭嘆著氣。
法正說的這些,他自然明白,但明白不等於能夠接受。
糜家在劉備的身上,投注了全部的家當和心血,結果,很快自己就要變成了邊緣人物,這誰受得了啊。
確定了迎駕,成都這邊頓時變的忙碌了起來。
劉備非常重視,必須以最高的規格和最誠摯的心意來迎接聖駕。
於是,修建宮殿的浩大工程如火如荼地展開,皇帝的婚事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
與此同時,趙雲率領著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乘船前往江陵迎駕。江面上,一艘艘戰船整齊地排列著,旗幟飄揚,威風凜凜。
趙雲身著銀色鎧甲,雖已過五旬,趙雲依舊雄姿挺拔,器宇不凡。
將士們也是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他們深知這次迎駕任務的重大意義。
船隊在江面上破浪前行,激起層層浪花。趙雲站在船頭,望著荊州的方向,心中充滿了期待。
對於這一切,劉協完全不知情,他近來不斷的接見荊州的文武,和周倉、趙累、王甫這些人都建立了不錯的關係,即便是世家中的馬良向朗等人,大家對皇帝的熱情也並不排斥。
直到這一日,關平突然興沖沖的跑來,告訴他,“陛下,我伯父讓趙雲將軍來接你了,接你去成都!”
“是嗎?”劉協愣了一下。
關平連連點頭,笑的都合不攏嘴,“我早就說了,陛下就應該去成都,這不伯父馬上就派人來接你了。”
劉協也笑了,“真的嗎,那挺好的。”
但是他的心裡,此刻卻變的無法平靜了,之前還說不能接自己去成都,擔心那邊不安定,這才過去一個多月,又派人來接自己了。
這麼短的時間,益州那邊就改主意了,只有一個答案。
籠子已經準備好了,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