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為悍匪開始

第104章 割據一方

為了更好鞏固自己的權力,在全城百姓心中建立信仰。

陸雲川專門在城頭設定了一處“斬官閘”,誓要殺盡天下貪官汙吏,替天行道。

此閘刀一經設立,效果極為顯著。

短短几日不到,涼州周邊縣城驚變,被壓迫許久的佃農,勞役,衝進官府與地主家裡,將鄉紳貪官紛紛押至城頭。

開閘!

幾日不到,替天行道的大旗便已被鮮血完全染紅。

接下來,便是如何治理涼州了。

關於人口財政方面——

人口是割據一方的基礎。

有人,才能種地,才能有稅收,才能壯大軍隊。

陸雲川將鄉紳地主全部沒收,由軍隊統一管理,並以官方發出通告,凡入駐涼州者,可按人頭分得永久田產,且免交賦稅兩年。

犧牲地主階級的利益,為農民百姓發放福利,給自己財政增加收益,可謂一舉三得。

此告令一經發出,再加上“替天行道”的口號,大批因戰爭流離失所的流民,佃農,拖家帶口進入涼州城,甚至於雍州的百姓也都聞訊趕來投奔。

至此,涼州人口迎來了一輪暴增。

關於軍隊擴招方面——

奪得涼州城後,收編了涼州四千守軍,以及那些邊軍潰兵,共計有將近三萬,再加上白頂山,黑雲山,白水澗,故人莊等自己的勢力。

眼下陸雲川已手握五萬之師!

對於一個初級割據政權而言,五萬軍隊已經夠夠的了。

涼州畢竟只是一個州,要是軍隊規模再大一點,肯定是養不起的。

因此陸雲川暫時不打算擴招軍隊,而是想辦法將這五萬之師全部變成精兵。

兵不在多,而在於精。

甲冑,兵器,戰馬,戰術,火器……這些東西都需要花時間去打造,製作,沉澱。

關於政權方面——

佔山為王的“土匪集團”搖身一變成了割據政權。

有城,有牆,有地,有人,諸多因素合併之後,才能真正意義上施行“築高牆,廣積糧,招兵買馬緩稱王”的大策略。

現在稱王,為時尚早。

“王”這個詞,太過顯眼,也太高調。

以涼州的小體量,還不足以建立王國。

“城主”則要比“國王”低調得多,性質卻大致相同。

因此陸雲川自封為“涼州城主”,以絕對權力對涼州進行獨裁統治。

那些跟隨自己的“原始股”骨幹,則成為了擁護統治的核心班子。

讓胡大勇,孫銘負責管理白頂山;

讓沈風,許暢負責管理黑雲山;

這兩座山可是陸雲川的老家底兒,退一萬步來講,倘若有一天自己爭霸失敗了,還可以退回寨子東山再起。

因此這兩座山必須交給最信賴之人。

胡大勇與沈風驍勇善戰,孫銘與許暢出謀劃策,由他們鎮守這兩座山關,蠻子休想從山南逾越陰山半步。

讓張三兒,徐三通,繼續管理白水澗,控制黑河流域。

黑河從蠻國起源,流經大昭西北,連通西南苗國,是整個西部最重要的水脈之一。

在交通不發達的當代,誰若能控制水域,誰便能控制漕運,灌溉,洩洪,商貿,軍事民生都極為重要。

白水澗所控制的六十里黑河流域,已經滿足不了陸雲川的野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