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處理了許多官員,此次科舉是為史上最大的一場考試。
皇夫宋九安親帶宋家軍值守考場,由林閣老親自出題。
不少寒門子弟也因此有了出頭日。
又過了幾年,雙胞胎姐弟並沒有封為皇太子或是皇太女。
宮中也沒有新的孩子出生,於是就有官員提議重開選秀。
第二天,陛下沒有早朝。
戚元月哼唧唧地躺在床榻上,宋九安一臉賠罪地給她揉著後腰。
“我這不是生氣嘛,那些人嘰嘰歪歪個什麼啊!”
宋九安惱火極了,怎麼老是有人要往後宮塞人?
戚元月也惱火。
她又不是男子,往她房裡塞人,那生孩子的還不是她?
而且宋九安是武將,光是他就夠折騰了,還塞人,是想要了她的命嗎?
當然,這些事也不可能跟臣子們說。
戚元月派曉梅等人前去訓話,只說大禹這些年虧空得很,愛卿有時間多考慮如何對百姓好,莫要記著朕後宮的事。
自此,官員們都在傳,曾經的驍騎將軍居然是個善妒的,不許女帝擴招後宮。
這些話傳到宋九安耳中,宋九安直言自己確實善妒,且記仇。
很快,那些上言廣納後宮的官員府上,就被送去不少年輕貌美的面首。
既然你們覺得女帝需要廣納後宮,那我就給你們的夫人也送幾個好男子吧!
此事最終以林守山呵斥終結。
只是那些被送走的面首,夫人們倒是有點惋惜了。
戚元月一直沒有立東宮,是等著孩子們長大。
屆時誰有能力,誰就坐這個皇位。
兩個孩子也是爭氣,一個比一個厲害。
女兒蕭錦茜更是傳承了空間玉佩,在宋家軍護送下,到大禹各處賑災,民望甚高。
兒子蕭錦安繼承了父親宋九安的好武藝。
他十三歲從軍,十五歲封為將軍,直接駐紮在北境。
立誓要奪回陽北關,攻下北燕!
戚元月身體一直不算好,在女兒蕭錦茜十六歲那年,將帝位傳給女兒,自己則是成了太上皇。
蕭錦茜登基那日,弟弟蕭錦安與宋明德宋明遠兄弟聯手,大破北燕都城。
他拿著北燕降書親自回京,送給姐姐當登基禮物。
蕭錦茜身穿皇袍,戚元月與宋九安並肩站在她的身後。
聽著蕭錦安高聲讀者北燕降書,眾人心中無不激動。
終於,十萬宋家軍冤魂得以安息。
至此,大禹重回國力巔峰,至少能護大禹百年安穩!
戚元月與宋九安對視,眉宇間滿是笑意。
重活一世,她終於還大禹百姓太平盛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