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七作為當初從老陰山將“夜明將軍”請出來的兩大功臣之一,這兩年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不但娶到了下河灣村長家的閨女,在村中也是威望漸長,僅次於二哥,張成二。
這兩天村長快不行了,村裡人都知道,不出意外,張成二會是下一任村長,到時自己就是村裡的二把手。
想到這裡,張老七全身都是幹勁兒。
他沒多大眼界,一輩子也沒想著出去闖一闖,只想著在村子裡混好就行。
心情大好的張老七打算一鼓作氣,將剩下的地都鋤完,再回家吃飯。
正此時,低著頭認真刨地的張老七見到一雙腳,一雙穿著布鞋的腳。
抬起頭看去,面前是一個身形微胖的和尚,披著袈裟,手中拿著一個銅製缽盂,背上揹著一個行囊。
“施主,貧僧智素這廂有禮。”
見對面自稱智素的和尚笑容和善,還對自己行禮,張老七受寵若驚,連忙學著和尚的動作,雙手合十還禮。
“和尚,你是來要飯的吧?
正好村裡快到飯點了,去我家吃點吧!”
智素笑道:“貧道的確是來化緣的。”
有客人來,而且一看就不窮的和尚,張老七熱情的請智素到家。
智素看到張老七才六個月大的兒子,笑著給孩子念個經。
張老七雖然聽不懂,但也覺得是好事,客氣請智素坐下休息。
張老七的老孃和媳婦見家裡來了個氣度不凡的高僧,都有些緊張,忙著做飯。
智素笑著表示不必如此鄭重,又同張老七聊起來,問起不少村中之事。
張老七也沒有隱瞞,老老實實說了。
智素問到衝準道人之事,張老七不太清楚,只知道那好像是個有本事的道士。
智素在張老七家用過午膳後,問去白先生家的路,直接找上門來。
白先生正在同衝準道人下棋,夜明在一旁觀看。
兩人見到智素和尚,都是起身招呼。
智素直接對沖準道人說道:
“衝準道兄安好,貧僧智素,受貴派靜安道兄所託,前來相助。”
“靜安師兄?他怎麼找到大和尚你頭上去了?”
“靜安道兄做事隨性而為,貧僧途中與他相遇,被他講了一番道理,便接下這個差事。”
智素和尚說道。
“......大和尚受苦了。”
衝準道人是瞭解自己這位師兄的,他要跟人講道理,那你最好還是聽一下,不然的話......
“不妨事,除魔衛道,本就是我輩職責所在。”
智素和尚雙手合十一禮。
衝準道人回一個揖禮,雙方算是初步達成一致。
白先生知兩人要談要事,藉口家訪學生,便就離去。
現成只剩下一道一僧一神明。
見白先生離去,智素和尚對著夜明一禮:
“正神有禮。”
夜明回了一禮:
“大和尚有禮。”
之後,三人坐下,說起宜山群鬼之事。
智素表示,靜安道長算過一卦,認為僅憑衝準道人自己,是處理不了此事的,需要他們二人合力才行。
衝準道人對自己那位師兄的判斷向來是信服的,並沒有覺得自己被小覷。
夜明其實參與不到他們的行動,只是在一旁旁聽而已。
兩人也不認為一個土地能幫上什麼忙,在商議是該主動出擊,還是坐等對方上門。
如果等的話,己方還有城隍力量可以調動,勝算極大,但不知對方何時會行動,不好把握時機。
智素和尚主張等,以不變應萬變。
衝準道人主張攻,主動出擊,趁敵人現在功行未成,一舉剿滅敵人。
只是這樣的話,沒有後援,只能靠他們自己。
兩人誰也沒法說服誰,一時拿不定主意。
夜明表示,其實可以先攻,再守。
計劃很簡單,兩位先去進攻一下,試試對方深淺。
如果能一舉拿下,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兩人可以佯敗,將對方引到提前佈置的陷阱中,當然,這個陷阱不能在人群密集地。
三人對著地圖研究一番,選在離宜山二十里外的老鴨山。
那裡地勢高,方圓幾十裡沒有人煙,適合佈陣。
有決定後,就要準備起來。
由於佈陣需要不少材料,兩人還要去府城採買。
夜明託夢給準村長張成二,讓他派些人手,幫助兩人採買。
第二天一早,一僧一道兩人就離開村子,往府城而去。
同行的還有張老七等幾個村中的青壯。
夜明反倒閒下來,在村中游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