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故意加重了這兩個字,幾分調侃。
宋知意有些不好意思輕拍了他一下,兩人相視一笑。
這一刻,彷彿他們從未分開過。
隨後兩個人就跟著林杏花去了車間裡面。
交接工作進行得異常順利,彷彿冥冥中自有天意。
霍驍帶來的十名紅星廠骨幹非常的專業,迅速融入了星辰機械的運轉體系。
他們中有擅長精密除錯的老技師,也有精通電氣化的年輕工程師,還有熟悉生產流程的管理人才。
他們所做的都是宋知意曾經教過的,這對宋知意而言非常的欣慰。
短短一週時間,紅星分廠就變成了了和總廠一樣的高效運轉,生產線上的機器不停的工作著,讓宋知意看到了總廠的影子。
宋知意站在分廠的外面,看向了不遠處星辰機械廠的輪廓,想著終於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星辰機械的發展中。
她不再是那個需要兼顧兩頭,疲於奔命了,而是可以專注於技術研發和戰略規劃。
這種轉變讓她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卻又在心頭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霍驍走的時候還有些依依不捨,但是心想著不能耽誤宋知意的未來,所以寒暄了幾句就上了火車。
宋知意當然也捨不得他,但是明白只有做好這一切他們才能毫不顧忌的走向未來。
所以又馬不停蹄的回到了廠子裡面工作。
陽光明媚的早晨,宋知意穿著樸素的藍色工作服,在新落成的研發中心門前,親手種下了一棵梨樹苗。
種子是霍驍帶來的。
當她將種子放入挖好的土坑時,圍觀的人群中不知是誰帶頭歡呼了起來。
“這棵樹會和我們一起成長。”宋知意培上最後一抔土,手指沾滿了新鮮的泥土氣息。
“等它開花結果的時候,我們星辰機械一定會站在世界紡織技術的巔峰。”
人群立馬跟著附和,宋知意也露出了笑容。
研發中心的會議室裡,宋知意正和設計團隊討論擴建方案。
她修長的手指在設計圖上輕輕劃過,落在一塊空白區域:“這裡要留個位置。以後建個展示廳,把我們的核心技術都展示出來。”
工程師們圍攏過來,有人提出疑問:“宋總,技術不是應該保密嗎?”
“我們要展示的是創新思維,不是具體引數。”
宋知意轉向眾人,目光掃過每一張年輕的面孔,“不僅要讓客戶看到成品,更要讓他們瞭解背後的創新。這樣才能真正改變固有形象。”
她的話讓在場的年輕工程師們眼睛發亮。
這些大多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在星辰機械看到了了傳統與現代奇妙交融,不免對宋知意佩服起來。
林杏花現在已經能獨當一面,負責新員工的培訓工作,所以宋知意就把這件事情交給了她,而林杏花也沒有讓她失望。
張建軍則帶著他的攻堅團隊日夜泡在實驗室,將參展的那臺樣機進行量產改良。
他們幾乎是住在了車間裡面,但正是他和團隊的不懈努力,讓原本需要三個月完成的量產準備縮短到了六週。
不僅如此,宋知意也陪著他們,每當夜深人靜時,實驗室裡依然亮著燈,傳出鍵盤敲擊聲和熱烈的討論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