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忍不住笑了,指尖輕輕撫過落款那個“驍”字。
宋知意正想著要怎麼回信,車間裡突然爆發出一陣歡呼。
“廠長!快來看!”
張建軍從車間探出頭,臉上滿是興奮的紅光,“咱們的機器改裝成功了!”
宋知意聞此快步走進車間,只見那臺原本笨重的絡筒機旁圍滿了工人。
王師傅蹲在機器旁,手裡拿著改裝後的部件,臉上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
“廠長,你來看看!”
王師傅舉起一個精巧的金屬裝置,“這是按你的圖紙改的進紗口,效率起碼提高了三成!”
宋知意接過那個部件,金屬在晨光中泛著光芒。
這是她花了三個通宵設計的改良裝置,將原本單一的進紗口改成了雙軌道,同時最佳化了張力調節系統。
現在這臺機器的工作效率,已經超過了原廠的標準。
“測試過了嗎?”她問道,聲音裡帶著掩飾不住的期待。
“剛試了一輪!”林杏花擠到前面,手裡拿著記錄本。
她眼睛亮晶晶的說道:“斷紗率降到了0.3%,產量提升了35%!廠長,咱們是不是比外國人還厲害了?”
車間裡爆發出一陣笑聲和掌聲。
“快了。”宋知意看著這群滿臉油汙卻笑容燦爛的工人,突然覺得眼眶有些發熱。
半個月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廢的廠房,現在卻充滿了生機與未來。
“不只是這個。”她提高聲音,從口袋裡掏出一疊圖紙。
“我最近在研究一種新的紡織工藝,將銀離子抗菌技術和氣流紡結合。”
她展開圖紙,上面密密麻麻標註著引數和公式,“如果成功,我們的生產效率還能再翻一番。”
工人們湊上前來,雖然看不懂複雜的圖紙,但眼中的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王師傅眯著眼睛看了半天,突然拍案叫絕:“真不錯,這樣紗線張力更均勻,還能節省原料!”
“那就按照這個來吧。”宋知意將東西遞給了他,隨後繼續說:“有什麼問題,儘管來找我。”
對方毫不猶豫就點頭答應下來。
兩天後後,報紙在頭版刊登了他們改良機器的報道,旁邊配著宋知意站在改裝機器旁的照片。
文章詳細介紹了紅星廠自主研發的高效紡織技術。
報道刊發的當天,宋知意收到了霍驍的來信:知意,我為你開心,你真的很厲害,另外總廠準備擴大生產,等你回來商量。”
信跟短,但她讀了一遍又一遍。
林杏花探頭看了一眼,笑嘻嘻地說:“廠長,霍廠長這是想您了吧?”
宋知意作勢要打,小姑娘靈活地躲開了。
她走到窗前,望著遠處正在擴建的新廠房,思緒飄回了總廠。
是時候回去一趟了,不僅是為了總廠的事,更是為了那個一直站在她身後的霍驍。
當天下午,一個意外的訪客來到了紅星分廠。
是外國紡織機械公司的代理布萊恩先生。
他站在那臺改裝過的絡筒機前,仔細檢查了每一個部件,最後不得不承認:“宋女士,您的改良確實超越了原廠設計。”
宋知意禮貌地微笑:“布萊恩先生,我們很樂意與貴公司進行技術交流。”
隨後她遞上一份檔案,“這是我們初步擬定的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