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員一字不差的記錄了下來。
記者又接連問了幾個問題才離開。
很快這篇採訪就登上了報紙。
同時“星辰機械”四個字在業界成了高質量的代名詞。
連紡織機械協會都發來邀請函,請宋知意擔任年度技術論壇的主講嘉賓。
在公司內部,宋知意建立了一套獨特的管理體系。
每天早上,她都會準時出現在車間,和工人們一起檢查裝置執行情況。
每週五下午是固定的會議覆盤,任何員工都可以提出改進建議。
宋知意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讓所有人都挑不出來毛病。
林杏花現在是技術培訓中心的主任,那個受盡欺辱的小姑娘,如今站在研討會的講臺上侃侃而談,這不禁讓宋知意欣慰不已。
“宋總,您看這個。”
等到宋知意回到辦公室後還沒坐穩,張建軍就興沖沖地闖進了辦公室,手裡拿著一個金屬部件,“我們終於解決了高速運轉下的軸承過熱問題!”
宋知意接過那個還帶著機油味的零件,仔細端詳著上面精密的紋路。
這是他們自主研發的第三代紡織機核心部件,效能指標已經超過了同類產品。
她突然想起之前在紅星廠,她和霍驍為了一個軸承問題熬了三個通宵的場景。
“走,去車間試試。”她放下檔案,腳步輕快地走在前面。
陽光透過走廊的玻璃窗,在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
張建軍在後面快步跟著,讓宋知意慢點彆著急,但是宋知意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
緊接著兩個人就來到了研發車間,開始測試零件。
“轉速再提高10%。”宋知意俯身在測試臺前,眼睛緊盯著高速旋轉的軸承。
車間裡瀰漫著金屬與機油的氣味,新研發的合金部件正在接受極限測試。
“宋總,已經接近安全閾值了。”張建軍擔憂地提醒道,手指懸停在控制按鈕上方。
“再堅持三十秒。”宋知意伸手調整測量儀,袖口不小心擦過旋轉的部件。
突然,“咔”的一聲脆響。
高速運轉的零件崩裂,一塊金屬碎片擦過她的腦袋,頓時劃出一道血痕。
“宋總!”
工人們立刻切斷電源,林杏花飛快地拿來醫藥箱。
宋知意卻只是皺了皺眉,用棉紗按住傷口:“沒事,小傷。測試資料記下來了嗎?”
“先別管這個了,趕緊去醫院吧!”
隨後宋知意就被送到了醫院裡面。
好在沒有什麼大礙,但是醫生卻讓留下來觀察,畢竟是傷到了腦袋。
“我真的沒事,可以回去。”宋知意說道。
但是林杏花態度堅決:“不行,宋總。”
正說著,病房大門被猛地推開。
霍驍風風火火地衝了進來,額頭上的汗珠在燈光下閃閃發亮。
他顯然是接到訊息後立刻趕來的,連身上的工作服都沒來得及換。
“傷哪了?”他一把抓過宋知意的手腕,眉頭擰成了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