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日常研發工作,她還要指導新來的大學生,接待各地考察團,時不時還得跑去別的地方做技術指導。
但無論多忙,她每週都會抽時間下車間,和工人們一起幹活、討論。
這天宋知意正在車間除錯新機器,老李急匆匆跑來:“宋工,快去大門口看看!”
廠門口停著一輛黑色轎車,一個白髮老人正在門衛處登記。
宋知意眯眼一看,發現那是華東紡織工學院的張教授,國內紡織機械領域的泰斗。
“張教授!您怎麼來了?”她禮貌著迎上去。
老人笑呵呵地說:“我來取經啊!你那篇關於分梳輥動態特性的採訪文章,給我們系裡老師上了生動一課。”
原來張教授是帶著研究生專程來實地考察的。
宋知意受寵若驚,隨後親自帶著他們參觀講解。
當看到車間裡工人們自制的各種簡易但實用的工具時,張教授連連讚歎:“這才是真正的智慧!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宋知意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緊接著帶人繼續參觀下一個專案。
晚上,宋知意和霍驍在家裡設宴招待張教授一行。
酒過三巡,張教授突然說:“宋工,我們學校想聘你為客座教授,每年去講一個月的課,怎麼樣?”
霍驍笑著插話:“張老,上次紡織集團開十萬年薪都沒請動她。”
“我們不開高薪。”
張教授睿智地眨眨眼,“但我們有圖書館和實驗室,還有一群崇拜你的學生。”
這個提議擊中了宋知意的軟肋。
這個身體的主人之前沒有上過大學,如今竟有機會站在大學講臺上,對之後的路能有很大的幫助。
“我考慮考慮。”她猶豫啊一下最終說。
不過需要考慮的因素過多,所以她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對方有些失望她沒有直接答應,不過也沒有勉強。
送走客人後,霍驍認真地問:“你想去嗎?”
宋知意點點頭又搖搖頭:“想去,但廠裡離不開。”
“廠裡有我呢。”霍驍握住她的手。
“你應該有更廣闊的舞臺。”
宋知意一怔,看向霍驍的時候眼眶微紅,但是更多的還是興奮。
或許是因為太迫不及待了,所以宋知意晚上就給張主任打去了電話。
最終,他們商定了客座教授的邀請,但堅持將授課時間壓縮為兩週,且分成四次進行。
這樣既不耽誤廠裡工作,又能滿足教學需求。
第一次以客座教授身份走進紡織工學院的講堂時,宋知意緊張得手心冒汗。
但當看到臺下坐著的不僅有學生,還有不少教授時,她反而鎮定下來。
“同學們,今天我講的不是書本知識,而是這個。”
她舉起一個滿是油汙的工作筆記本,“這裡面是在車間記錄的每一個問題和解決方法,上次時間緊迫,沒有給大家展示完全,但是這一次,我會傾囊相助。”
下課後,一群學生圍著她請教。
一個女生紅著臉說:“宋教授,我畢業後能去你們廠工作嗎?我覺得那裡才是真正搞技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