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態少年抱拳一笑,挪動一身肥肉向阿飄所在的位置走去。
看到老孟頭手裡錢袋散發金光,方才那名出餿主意,想看袁天真鬧出笑話的江湖之人不由懊惱,他實在難以想象,少年竟會如此大方,擲千金如擲糞土。
富態少年類似今日散財之舉的例子還有很多,每一件細數列舉出來都是極為炸裂的存在。
如袁天真這般浮誇顯富,一路招搖過市自南陵至漠城,跨越大周南北六千里山河,所經之處不是匪患就遇流民,還能不被洗劫一空,身上財物完好無損,絕非僥倖。
實際上袁天真離開南陵北上一百多里時,就在一個叫蛤蟆寨的地方被一夥山賊攔住去路,截了一回道。
奈何精於算計的袁天真又財力通天,成功策反這夥山賊的二當家內鬥,硬生生將方圓百里,名聲最為響亮的蛤蟆大王拉下賊頭寶座。
連帶著一幫和蛤蟆大王歃血為盟的結拜兄弟,全被袁天真砸錢砸到倒戈。
最後,被袁天真扶上賊首寶座的新寨主為他馬首是瞻,二人還成了義結金蘭的八拜之交。
在此過程中,袁天真經過一番打點,不但使蛤蟆寨很快吞併了其餘幾十處山寨,順帶還招攬了數千流民在此落腳,使原本不足百人的土匪窩一躍成為整個南陵最大的山寨。
為防止被官兵圍剿,袁天真又買通南陵各地州郡官員,以保蛤蟆寨不被官府納入被剿名列。
貫徹有錢能使鬼推磨的袁天真滲透可謂無處不在,順便又為自家產業在南陵進一步擴大,拓展出一條無比安全的營運商道。
袁天真離開蛤蟆寨那日,南陵三十六處山寨插旗燃火,兩千多山賊土匪為其送行。
那一日,鑼鼓喧天,震天齊鳴,山中野獸聞聲不敢出洞穴,場面之壯觀,聲勢之浩大,實屬罕見,也是南陵一大奇聞,就連當地州郡官員都為之嘆服!
過了南陵,袁天真在越國境內又遇一群打家劫舍的水匪,這一次他本想照搬在南陵蛤蟆寨的方式降伏這幫水匪,沒曾想散財過猛,水匪之間內鬥不休,你方唱罷我登場,大當家、二當家、三當家……接連在內鬥中不幸身亡,最後他自個兒莫名其妙被推舉為揚江一帶的匪首,又為自家祖業拓展出一條水上航道。
袁天真離開越國那天,揚江之上百舸爭流,獵獵帆旗招展,各船首領爭相抱拳相送,場面同樣浩大無匹,一時驚動揚江沿岸各郡數十位官員。
後來北上,袁天真沒再多管閒事,儘可能選擇低調地避開匪患猖獗的地方,以防止自己的散財行為又掀起一場血雨腥風。
為此他不惜重金僱傭一批實力不俗的江湖高手,以確保他的人身安全。
之後這一路袁天真就沒再經歷任何波折,雖然也沒再遇到打家劫舍的山賊土匪,但當他看到一群為避洪災逃難的流民易子而食,為一個人血饅頭拼死相搏時,那該死的惻隱之心使他又幹出一件驚天動地的壯舉。
於是乎,這位自打孃胎那時起就享受錦衣玉食,揮金如土的圓滾少年,站在薊州城牆之上振臂高呼:“薊州官倉有糧,吃多少,本少爺管夠!”
這一句不計後果的煽動言論,使萬千難民擠進薊州城哄搶官糧,險些造成民變,與州府官兵發生衝突。
事後袁天真兌現諾言,丟下萬金於薊州府衙後揚長而去,又差人給自家裡那位寢食難安的老母親回了報安書信。
信中有一言:兒擲千金如糞土,但願天下無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