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
少女氣得臉色鐵青,眼神凶煞得可怕。
“十六年前蠻夷聯合妖族進擊大周,其本意是奪回七百多年前被巧奪的氣運,奈何人族鼎盛,強者眾多,蠻夷和妖族盟軍損失慘重。”
這件事少女尚在懵懂的年紀就有記憶,蠻夷結合六部力量與妖族六族結盟,戈牠穆部族原先也在締約結盟之列,只是後來因為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退出了這場結盟。
有關戈牠穆部族為何退出盟軍,最後又折返回北海,這件事一直是族內機密,少女旁敲側擊問過自己父王很多次,也曾詢問過黑袍人,但他們無一例外都閉口不言,這一度令少女很是費解。
黑袍人將能說的內容刪繁就簡講與少女,至於有關妖族和人族之間的一些秘密,他則很巧妙的繞開了這些話題。
說到大周遭遇的東侵之禍,就不得不牽扯出王朝建立之初,文王四出西岐龍興之地這段悠久的歷史往事。
彼時的文王還只是商朝陲臣,封地也僅限於西岐半州之地,當時紂王昏庸,沉迷於美色,致使民生凋敝,天降災禍,造成民怨沸騰,天下義軍揭竿而起,這便有了汗巾之亂。
商紂時期的汗巾之亂規模並不算大,僅限於西岐四郡,作亂勢眾多為貧苦百姓與流寇組成的小部分勢力,只不過這場起義持續時間太久,最後造成許多山寨勢力割據一方,各方勢力間又經過一番內鬥廝殺,角逐中最後剩下十八路義軍,而後才有了義軍舉文王為首領,四出岐山。
文王因此被商紂討伐,為破商朝圍禁絞殺的困境,解蒼生之苦,以身獻祭鳳鳴山,借蠻夷大可汗聖器“千羽蓮花臺”擷取鳳鳴山三川氣運這段傳說。
彼時的蠻夷還未與冉冉興起的大周王朝結怨,鳳鳴山三川氣運也由蠻夷、妖族與人族共享,直至大周滅商一統中原,天下氣運的擷取才就此偏向武王。
然而嚐到強盛氣運帶來的諸多好處,大周皇族又怎肯把來之不易的氣運再還給蠻夷和妖族,於是妖族和蠻夷與人族的恩怨就此產生。
少女甩了甩手裡的黑鞭:“人族真是貪婪!”
黑袍人這時望向巷口那棵鬱鬱蔥蔥的杏樹,指著樹下那口古井對少女道:“蠻夷當年給大周煉化妖族華靈的聖器千羽蓮花臺在與我部族紛爭中破損,曾有一道華靈被周武王一分為三,形成三道氤氳泉眼,那口井就是泉眼之一。”
少女吃驚的目光忙從古老杏樹下的那口井聚焦到黑袍人身上:“蠻夷曾經也打過我們妖族的主意?哼,看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難怪父王十六年前會撕毀盟約。”
見大小姐來了脾氣,黑袍人趕忙提醒性情多變的少女道:“我們此行的目的一是為傳說中的精金兩刃刀,其二要奪走氤氳泉眼修復千羽蓮花臺。”
天資聰穎的少女很快意識到什麼,一臉驚訝與欣喜地問:“您的意思是說……蠻夷的千羽蓮花臺在咱們戈牠穆部族?”
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黑袍人用無比深沉的聲音輕喝道:“不該問的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