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煙榜

第29章 當得一句躬身呼

幾都一別,也是朝堂一別,卜元貞自此官途急轉,仕途下行,直至貶無可貶,人生過半終觸底。

二十年官場蹉跎,卜元貞雖未到風燭殘年的隱退年紀,心卻再也回不到年輕時的意氣風發,他偶感有心無力,既是對垂垂老矣的王朝無能為力,亦有對當下悽苦現狀無力迴天的無奈。

“師兄當年若肯走仕途,肯定比我強。”

中年男人眸子裡不輕易流露的落寞,比夕陽的餘暉更讓人覺得淒涼。

樓高風大,拂動卜元貞兩鬢白髮,他略顯佝僂的身軀在午後光陽的映襯下,透著幾分孤寞與寥落。

“我記得父親還有一位師弟,是永盛元年的狀元,他怎麼沒選擇仕途?”

卜秋白提到的這位永盛年狀元,乃大周立國設立科舉以來,頭一位辭官掛印放棄大好前途,自降身份追尋自由的怪人,也是個十足狂徒。

此人是金陵水岸的詩詞巨擘,人稱秦大家,秦峰是也!

“天知道他為何辭官掛印,投身花街柳巷,這事過了這麼多年,我和鄭師兄也沒聽他提及過。”

這段膾炙人口的軼事時隔近二十年,至今也無人知曉是何原因,世人只知秦峰辭官掛印揚長而去,卻不知他為何投身金陵水岸,甘為風塵女子填詞寫詩。

“秦大家的詞寫得極好!”卜秋白由衷感慨了一句,沒來由地發出一陣讚歎。

“不僅僅是詞!”提到往事故人,卜元貞不由來了興致:“我這師弟詩詞書畫都冠絕天下,在這一點我和鄭師兄都不及,他的天賦百年難出,就是個性太過灑脫隨意,有失儒家禮教!”

覺察到卜秋白似乎對自己那位卓爾不群的小師弟有種莫名崇拜,身為嚴父的卜元貞厲聲提醒兒子:“你可不能學為父那位沒禮教的小師弟!”

總免不了被父親說教的卜秋白無奈點頭:“孩兒謹遵父親教誨,只學秦大家好的那部分,壞的不學。”

卜元貞滿意地點了點頭,忽覺哪裡不對,可又答不上來,只得搬起《弟子規》的那一套說教,讓得從小就能倒背如流的小青衣無奈扶額!

也就在此時,由樓下上來一名守城官兵,他見郡守父子二人饒有興致攀談,小聲回稟道:“大人,剛才城樓下有位少年說想拜見,差小的把這塊佩玉拿給您過目。”

卜元貞為官清廉,在漠城為官三年與本地鄉紳並無多少往來,所以平常拜見他的人少得可憐,偶有一些感恩父母官的百姓遞上拜貼,也沒幾個有佩玉的資格。

按大周律,玉為貴器,非王公貴族與公名在身者,不可佩戴,故而這類器物連鄉紳也沒有佩戴的資格。

君子佩玉之說古來有之,因此佩玉在取得功名的儒生間非常流行。

“是個儒生?”

風沙鹽鹼淒涼地,漠城無鴻儒治學,普世教義缺失嚴重,突然有人遞上佩玉拜見,這讓卜元貞一時又驚又喜。

守城官兵欠了欠身子:“看裝扮,應該是。”

一口黃牙齲齒佔了大半,斗大的字不認識一籮筐,守城官兵這輩子就見過倆讀書人,一位是眼前的大青衣,另一位就是眼前這位小青衣,如果城樓下那位少年也是儒生,那麼他到目前為止也就見過這麼三位讀書人。

卜秋白從守城官兵手裡接過佩玉,看了一眼後遞到父親面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