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縉讓鄭老一家直接住進縣衙後院,鄭老推遲一番無果,只好應下來。
畢竟要在縣衙辦差,住縣衙的確方便。
但也這太不合規矩了,他可是國子監的祭酒。
可想想自己如今的身份,只好拱手道謝應下來。
張縉只給了半個時辰休整,就讓幾個負責人留下來開會。
張縉拿出這段時間準備的資料,在公堂的桌上攤開。
一一給在座幾人講解自己對澤安縣的規劃,有了方向才好動作。
“鄭老,各村生產的紅磚紅瓦數量每週會送過來,當務之急,我要帶人去挖煤,然後去燒水泥,還要組織大家插秧,種瓜果,這裡的一切就拜託鄭老了。”
鄭山益站出來朝張縉深深一揖:“多謝大人信任,罪人替大家謝謝大人。”
“謝謝大人救我等出水火。”
其他幾人也拱手作揖朝張縉道謝,聽了張縉對澤安縣以後的規劃,他們這些流放的人未來可期。
晚上,張縉又兌換了一些肉出來。
這個時節,百姓平時只能挖野菜裹腹。
如今有張縉提供的粗糧,已經算是好日子了。
百姓看到秧苗就代表希望,馮成貴一直盯著田地裡的秧苗安全。
剛開始不少村民好奇跑去打探,幾個看護的人每天都要小心奕奕守著。
自從出了翠綠的嫩芽,村民幹活的熱情更高漲起來。
張縉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幾個負責人去看秧苗。
劉五銀看到張縉,急忙跑過來。
一臉欣喜道:“大人,您可回來了。”
“這裡沒出什麼事吧?”
“大人,您放心,由我們在這看著,妥妥的。”
“很好,你們辛苦啦,這些秧苗比我想象中長得還要好,馮成貴,你讓之前那幾個衙役去通知各村幾人來學習種植技術,將牛車馬車全拉過來。”
“劉五銀,你去通知朱村長,讓他明個兒把籮筐,竹筐,扁擔之類的全運過來,準備分秧苗。”
“馬虎子,你帶其餘幾人去通知縣城的人,每家派人過來取秧苗。”
這段時間,一看就知道大家都沒閒著。
周邊的地全開墾好了,加上前幾天下了一場細雨,土地溼潤,正是種植好時節。
張縉用帶子將袖子和褲腳挽起,帶著人將薄膜掀開。
“不愧是系統出品,粒粒精品。”
“宿主,它們的成活率也是百分百。”
三寸高的幼苗迎風飛舞,一看就知道生命力旺盛。
“來,來,大家一起動手,將附近和土地先種了,正好給其他人作樣板式。”
鄭老他們以前沒做過農活,可流放的這三年裡,全學會了。
“每塊地的品種不一樣,咱們按規律種植,拔出來的時候要帶點泥土。”
這邊熱鬧,在遠處開墾的村民也全部被叫了過來。
張縉讓大家按片種植,豆角,黃瓜,辣椒,茄子,青菜在平地這邊。
冬瓜,南瓜,絲瓜種在山坡腳下。
另一邊離水源遠的地方,移植土豆和紅薯苗。
張縉畫好示意圖,讓馮成貴安排人分割槽種植。
畢竟馮成貴對這些人都瞭解,村民也會聽他的安排。
安排好這裡,張縉又帶上一批插秧的好手去田裡。
一眼掃過去,都是按張縉的要求翻好的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