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成貴卻多帶了一張凳子,可見馮成貴是一個很善於觀察的人,可惜不識字,不然,可堪大用。
“馮成貴,你守印有功,暫時獎勵你糧食50斤,肉5斤,蔬菜5斤,待咱們縣發展起來之後,再獎勵你一套縣城的房子。”
“謝大人。”
糧食拿在手裡,那就是活下去的希望,十一個人跑得比任何時候都要快。
東西放在家裡,拿起一套衣服,就去各村通知去了。
張縉就了筆墨紙硯,就開始寫開會的內容和一年的規劃。
這十一個人,在縣衙當差有一段時間,所以十個村長都認識。
當聽說他們來傳達縣令的意思,都是一個想法。
“開會是個啥?從沒聽說呀,莫非新縣令這是想囚禁我們,如果我們孝敬不到位,是不是要自帶被褥蹲大牢?不然,怎麼會把有錢有勢的幾人全叫上?妥妥的是個大大的貪官啊。”
看到他們愁眉苦臉,衙役才收住眉風色舞的話頭。
“你們愁什麼啊?大人可是大大的好官,你們趕緊地,不要耽誤大人的時間。”
“現在青黃不接的時候,也沒啥活計做,明個兒一早,我們就隨你去。”
衙役忽然用力拍一下額頭,大驚道:“啊呀,走得太急,差點忘了大事。”
“還有!”
“當然啦,新官上任不是三把火來的嗎。”
村長一聽,那顆心更往下沉了。
村民都活不下去了,還不如沒有縣令呢。
衙役喝了一口茶,繼續將張縉說的那四點重複了一遍。
不光村長呆傻了,幾個里長,有錢的員外都瞪大了雙眼。
“每個月半斤麵粉補助?”
“重補戶籍?”
“不能死人?”
特別是那幾個員外,他們手裡土地多,購買的下人也越來趙多,死個人實是太常見了。
衙役都是本地人,門兒清,望向幾個員外悠悠道:“咱們大人說,不管是大人還是嬰兒,都要算上,下人也是人,一個也不能少。”
民不與官鬥,能來這裡當官的,哪個沒背景。
他們在澤安縣也是比一般人多了一些土地和下人,人家官府一句話,來個抄家滅族,自己也沒折。
如果因為死了幾個下人,被新縣令抓住把柄,讓這把火燒到自己身上,沒活路了啊。
衙役傳完話,一身輕鬆,就等著明天搭村長的牛車回去。
而被點名要面見新縣令的人,則是一晚上沒睡。
不僅要安排相關事宜,還要多方準備,免得被新縣令抓了錯處。
還要蒐羅家裡值錢的東西,悄悄給新縣令送禮。
想想好不容易攢下的東西,又拿去孝敬貪官,心裡在滴血。
縣令一聲令下,沒人敢不從。
不管是心理不願意,還是把新縣令罵了祖宗十八代。
在第二天下午,十個村的村長帶著各村有頭有臉的人陸續趕到縣衙。
年前,他們採辦年貨,來過縣衙瞧過,那是一個一片狼藉。
一般情況下,他們沒有縣令通傳,是進不去裡面的。
上次也看大門闖開,才悄悄進去看了一圈。
什麼東西都被人搬走了,就剩下一個房子框架。
今天進來一看,公堂裡升堂的東西竟然準備得七七八八了。
裡面提前擺了凳子和桌子,倒是可以坐下來等。
沒人看著也不也亂走,互相小聲攀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