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百姓都窮怕了,看到糧食,第一時間,都會想要拔弄到自己家去。
以前一棵野菜,都會罵起來。
現在成片的糧食放在眼前,不想偷才怪,這也是人之長情。
張縉可不想村民富起來,那些陋習還讓它們滋長起來。
張縉嚴肅說道:“這次的糧食收穫,皇上下旨,要送往各縣做來年的糧種,各村管理好村民,嚴禁偷拿私藏糧食,一經發現,以一罰十,而且三年內也不會有晉升管理人員的機會,食堂會做幾天大米飯讓你們嘗新,上交國家的糧種數量之外,本官會統計收益分發到戶,冬季的水稻收益除了稅供,也會按工分分配到戶,各村長將本官的意思傳達下去,本官這段時間會去各村不定時抽查,一經發現偷糧行為,村長也會受連帶責任。”
各村長原本火熱的心情,一下子被潑了一瓢冷水。
這麼飽滿的稻穀,皇上重視,要用來做糧種,他們也是理解的。
中炎國為何這麼窮,百姓沒東西飽腹,還不是因為沒有糧種嘛。
自從張縉上任之後,他們都沒擔心過吃食。
雖然稻穀吸引眼球,但只要嚴加管理,還是能制止村民偷糧的行為。
現在各村都修好了馬路,回去的時間節省不少。
各村目前都只有一臺打穀機,因為張縉之前下秧苗,漠北七個縣都有種水稻。
歐陽澤便給各縣都送了幾臺打穀機,如果不是發現了鐵礦,哪有這麼多鐵糟蹋在打穀機上。
皇上也很重視打穀機,附近幾個縣的打穀機,皇上也是命歐陽澤準備的。
軍器坊的那群老傢伙,剛開始還有很大的興致。
等做熟了之後,就失了興趣,還是歐陽澤送了許多的瓜果才將他們哄好。
也許是今年到處都種了農作物,太陽似乎也沒有以往炎熱。
正值七月,太陽火辣辣。
絲毫沒有消退村民的熱情,寅時末,村長就敲鑼讓大家起來割稻子。
早膳是饅頭和野菜粥,由老婦人和孩子送到田間。
正中午的時候,大家吃完午飯,還能在家休息一個時辰。
下午一直做到天黑才收工,食堂都是點著燈火給大家用餐。
以前他們都是餓著肚子幹農活,今年不僅大豐收,還每餐能吃飽,大家都不會偷懶。
張縉調出系統詢問:“可有發現偷糧的情況?”
“各村都有幾個,他們以前好像是各村的小混子,不服管教。”
“糧食去向?”
“藏山裡的洞裡。”
“到時把那些糧食收走。”
安排好雙搶之後的第三天,張縉和歐陽澤一起去驛站見孟葉秋等四位大人。
歐陽澤坐在上首,張縉坐在他身側。
其實,這裡就張縉的官職最低,但一行人這些天對澤安縣各村作了私訪,不得不佩服張縉。
歐陽澤抬手介紹:“這位便是澤安縣的張大人。”
張縉站起來,朝四人拱手淺笑:“下官張縉見過四位大人。”
四人也拱手回禮,吳清業調侃道:“我們來了快一個月,總算是見到張大人,真是不容易啊。”
“這也怪不得張大人,半年時間,就將澤安縣發展這麼好,自然要付出不少心力,忙一些也能理解。”
張縉淺笑回道:“下官也是怕打擾各位大人的工作。”
董波也跟著附合,他們這些京官,曾經都下放各地當個縣官。
說實話,他們可從沒有這麼受百姓愛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