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縉這才知道其中的原委,還是可惜時間太短,人手不足,不然,生產更多的東西,基本上可以躺在銀子上笑談。
“看來澤安縣的商隊也要儘快建起來,可惜沒有這方面的人才,識字的基本上是流放的罪人,在澤安縣待著還行,出澤安縣肯定不行,聖旨規定這些罪人流放漠北,還是先去漠北其他縣做生意。”
“宿主,漠北其他縣也就比以前的澤安縣好些,可沒有多少銀子讓你賺。”
“對了,北運河離澤安縣不到百里,如果在那裡建立港口,那我這裡的物資就不愁外銷了,西可以銷往京城,東可銷往別國,開啟這條商路,漠北定然很快富起來。”
漠北府七個縣,八成以上的流放罪人陸續被送到澤安縣。
雖然這些人被困在流放的工地做事,但在漠北府的地界呆了那麼多年,對本縣的情況自是比張縉要清楚。
張縉第一時間找到歐陽澤,一臉興奮地說道:“阿澤,我想建一個商隊。”
“你是想將這裡的產出往外售賣?”
“暫時還不成,我不能讓別人抓你的小辮子,本縣的村民識字的不多,目前還無法組建商隊出去,我想先讓流放的那些人在漠北府走動起來,先讓咱們漠北府富起來。”
歐陽澤聽到張縉用咱們漠北府來將他劃入她的圈子裡,心裡喜滋滋。
“你大膽去做,我全力支援你,我替漠北的百姓感謝你。”
“等麥收後,種完冬水稻就行動,讓大家過一個好年。”
“你再忙,也不能耽誤咱們回京的日子。”
張縉想到回京的事情,不由得臉紅。
這具身體才16歲,來這裡才一年時間不到,就要嫁人了?
她沒有原身的記憶,也不知道原身的家人是否好相與?
而且,這可是古代,一個大家閨秀,失蹤差不多一年,口水都能把她淹死。
兩人正在討論如何建立商隊,鄭明偉急匆匆地跑進來。
“大人,鬧起來了。”
張縉遞過去一杯水和毛巾,讓鄭明偉擦擦汗。
鄭明偉還是這些年鍛煉出來的,不然,跑這麼急,還真撐不住。
幾大口就將杯子的水飲盡,氣憤道:“大人,那四人真不要臉,以官威逼著那幾個夥計把技術告訴他們。”
“放心,那些夥計及他們的家人都沒掌握核心技術。”
“大人高見,提前想到這些。”
張縉可是知道古代人很講究宗族,拔蘿蔔帶泥,軟捏可不能送到別人手上。
因為不少外地的商隊陸續過來,張縉讓商業街提前開業。
按張縉的計劃,商業街的鋪面還需要好好拾掇一番,在年前開業。
沒想到歐陽澤會將訊息那麼快彙報給皇上,導致京官那麼快來澤安縣。
京官的動向,自然會驚動一些有心人。
一些有生意頭腦的商人,自然嗅到了商機。
張縉只好將澤安縣的產出提前搬到鋪面銷售,甚至還提供租賃,讓外地商販在這裡開店。
孟葉秋一行人,雖然身負皇命,但哪個人都有背後的家族。
他們不僅對產出感興趣,更是對澤安縣的特產:紅磚,紅瓦,煤球,水泥露出貪婪之心。
張縉本就想建設民生,所以在紅磚,紅瓦的核心技術上並沒有多加管控。
四人花費不少代價,終於在師傅有意的透露上拿到技術。
四人竟然賊心不死,打起水泥和蜂窩煤的主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