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安縣十個村,即將變成十個鎮。
原有的居民全部搬進新屋之後,就會變成鎮子。
之前原居民住的屋舍,繼續是村子。
那些流放的犯人和後來遷移過來的人暫居於此。
第一批新房,自然得緊著原居民。
這些流放犯人,以前都是京城的高官。
會識文斷字的人不少,所以澤安縣的戶籍與房產,田產之類,都整理出來了。
這次分房大會,所以各村都有三個人前來。
都帶上了各村的登記情況,只待分房之後。
確定好新屋主,在縣衙的文件裡入冊記檔。
這樣一來,不僅保障了原居民的權益,也讓流放犯人有了安身之所。澤安縣的城鎮化程序得以順利推進,社會秩序也更加穩定。
每一步都經過精心規劃,確保公平公正,讓每個人都能在新環境中找到歸屬感。
一行人忙了兩天,終於將所有新房分配規則制定出來。
只要回到村中由同工分,同面積的人撿勾,備註房牌號就行。
沒錯,張縉採用的方法就是撿勾。
雖然房子面積和房型一樣,但位置總有偏差。
一旦關乎到個人利益,估計又得吵起來。
自己親手撿的勾,只能認賬。
至於他們是想拆分工分來小戶型,還是一起住大戶型,全由他們自已作主。
縣衙會各派一名衙役去各村監督,確保事後扯皮。
新屋的兌換法跟以前舊屋的地契關係也甚大。
或許有的老人不捨得老宅,也有權利不換新房。
當然,要杜絕又想換新房,又要霸佔老宅的弊端。
新房不僅採光好,居住環境好。
而且新房所在地以後會是鎮人,與老宅所在地有著城鎮與鄉村的區別。
況且,張縉也不會讓新房兌換的工分數額,讓他們可以鑽這個空子。
討論過後,正式頒佈縣衙的通告。
儘管眾人感覺疲憊,還是趁夜回村了。
如今的道路不比以前,現在都是水泥路。
不僅快速,就算走夜路,也安全得狠。
務必要趕在初雪降臨前搬入新家。
分房通告在各村的公告欄張貼,現在會識字的人不少。
張縉用繁體字和簡體字各謄寫了一份,當然,簡體字那份只蓋了張縉的私章。
繁體字那份,自是很少人能看得懂。
幾個月過去,認識簡體字的人的人越來越多。
通告上雖然寫了不少條款,但基本上能看懂。
“還是大人想得周到,這樣分房,合情合理。”
“對,對,我也認可。”
“我早就想住新房了,以前的舊房子不要也罷,正好可以拿它的地契加上工分,我們一家人能換一套大一點的新房。”
“我也想住新房,看著就舒服,想到以後在那樣的房子裡生活,就有盼頭。”
“還別說,我娘盼著住新房,病都好了。”
“以前我們怕下雪,今年,我希望大雪早點下。”
“是啊,我也想嚐嚐住在新房裡,睡在熱炕上過冬,是什麼感覺。”
“上天待我們不薄,派了一位這麼好的大人來咱們澤安縣。”
“沒錯,我們第一個要感謝的就是咱們縣令大人。”
“自從縣令大人來咱們這裡,不僅沒餓著咱們,還給咱們新房子住,還能人人識字讀書,我每天都不敢睡踏實。”
“這是為何呀?”
“我怕醒來會是一場夢啊。”
“哈哈....我也這麼擔憂過。”
“總而言之,這一切都是咱們縣令大人賜予的,不管大人下什麼命令,我們聽從就是。”
“對,對,咱們可不能在新房這事上讓大人難做。”
........
這些人的心聲,在各村上演。
“信仰值加1....”
“信仰值加1....”
.....
張縉本就疲憊的躺在床上,結果腦海中一直在滴滴響。
全是系統播報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