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曹操,何懼天下

第384章 大結局

和曹操父子敲定了出兵西域的事情,接下來,劉協便離開了。

諸葛亮這邊也明白了,皇帝把這件事交給自己,是要讓自己徹底和曹操做一個了斷,好讓他徹底放下心結。

董昭、崔鈞、鍾繇等人雖然不願意參與審理曹操的事情,但既然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他們也便只能硬著頭皮,咬著牙也得往前衝了。

一場震撼朝野的審訊正在悄然拉開帷幕,劉協將審訊曹操的重任交予了諸葛亮、董昭、崔鈞、鍾繇等人。

這一決定猶如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波瀾,令整個洛陽陷入緊張與期待之中。

董昭、崔鈞和鍾繇三人,自接下這一使命,便馬不停蹄地展開了積極的證據搜尋工作。

他們深知,此次審訊關乎著朝堂權力的重新洗牌,更關乎著自身的前途與命運。

於是,他們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深挖曹操整頓世家殺人滅族之事,試圖將每一個細節都梳理清晰,將此案辦成一樁鐵案,讓曹操永無翻身之日。

在他們的努力下,一件件觸目驚心的事件被揭露出來。那些曾經權傾一時的世家大族,在曹操的鐵血手段下,遭遇了滅頂之災,董昭等人將這些證據一一羅列,準備在審訊之時給予曹操致命的一擊!

然而,與董昭三人不同的是,諸葛亮和趙雲在調查的過程中,卻逐漸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他們深入民間,傾聽百姓的聲音,瞭解到曹操的整頓之舉並非出於私心,而是完全謹遵皇帝的旨意,是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

在那些分到田地的百姓之中,曹操的名字成為了希望與感恩的象徵。

曾經,他們在世家大族的壓迫下,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土地被世家壟斷,他們辛勤勞作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而曹操的整頓行動,打破了世家的壟斷,將土地重新分配給了百姓。如今,他們有了自己的田地,可以自給自足,過上安穩的日子。

當聽說曹操被抓起來的訊息,百姓們的反應異常激烈。他們無法理解。

田間地頭,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人憤怒地指責朝廷的不公,認為曹操是被冤枉的。

有人則憂心忡忡,擔心曹操一旦獲罪,他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將會再次化為泡影。

諸葛亮和趙雲看到了百姓眼中的真誠和焦慮,心中也開始對曹操的案件有了新的思考。他們深知,百姓的意願不容忽視。

隨著審訊的程序,氣氛愈發緊張。董昭三人信心滿滿,準備大展身手,將曹操一舉扳倒。

而諸葛亮和趙雲除了要考慮皇帝的意思,還要考慮到愈發激烈的民意。

對於世家的危害,劉協之前就已經和諸葛亮有過開誠佈公的談話。

至於處於漩渦之中的曹操,一直都表現的非常坦然,該吃吃,該睡睡,自始至終他都不承認自己哪裡做錯了。

洛陽城,這座古老而莊嚴的都城,此刻正被一種緊張而又複雜的氣氛所籠罩。

諸葛亮,這位身負重任的智者,正面臨著他人生中最為艱難的抉擇。

作為審理曹操的最重要的負責人,諸葛亮的內心充滿了糾結。

昔日曹操在徐州的屠殺,讓他的家族被迫遷徙,那份怨恨雖然被皇帝勸著放下了,但畢竟心裡的陰影還在,這一次,他要徹底和曹操來一個了斷。

夜晚,諸葛亮獨自坐在書房中,燭光搖曳,映照出他凝重的面容。他回想起曹操在徐州的所作所為,那一幕幕慘狀彷彿就在眼前,家族的流離失所,親人間的生離死別,讓他對曹操的恨意曾如熊熊烈火燃燒在心頭。

他起身踱步,思緒紛亂。世家大臣們聯合起來反對曹操,他們羅列的種種罪行,樁樁件件聽起來都令人髮指。

曹操在整頓世家的過程中,手段的確堪稱果斷而殘忍,一個又一個曾經顯赫一時的世家大族,在曹操的鐵腕下支離破碎灰飛煙滅。

“若依我本心,曹操罪無可赦。”

諸葛亮喃喃自語,眼神中閃過一絲堅決。

但每當他有這樣的想法,腦海中又會浮現出那些分到田地的百姓們那充滿希望和感激的臉龐。

那些百姓,曾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忍飢挨餓,衣不蔽體。是曹操的整頓,讓他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田地,結束了暗無天日的日子。如今,他們成為了曹操最堅定的支持者。

諸葛亮最終做出了決定,派人四處宣傳曹操將被治罪的訊息。

他要利用百姓的力量,來替曹操平反。

也只有這樣,這件事才能平息掉。

指望皇帝,或者其他人,都不能僅憑几句話就能幫曹操脫罪。

百姓們的反應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百姓們,成群結隊,如潮水般湧向洛陽。他們揹著簡單的行囊,臉上寫滿了堅定和焦急。

在通往洛陽的道路上,一位老者牽著年幼的孫子,步伐蹣跚卻堅定。

“孩子,咱們一定要為曹公討個公道。沒有曹公,咱們哪有今天的田地,哪能吃飽飯啊!”老者眼中閃爍著淚光。

年輕的夫婦相互扶持著,妻子懷中還抱著嗷嗷待哺的嬰兒。

“曹公不能被冤枉,他是咱們的恩人。”丈夫的聲音帶著疲憊卻充滿力量。

人群中,有樸實的農民,有勤勞的工匠,也有剛剛成年的。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卻有著相同的目標——為曹操請願。

洛陽城的大街小巷,瞬間被百姓們填滿。

他們聚集在皇宮門口,齊聲高呼:“曹公無罪!曹公冤枉!”

聲音震天動地,彷彿要衝破雲霄。

路上趕來的百姓越來越多,那些曾經在曹操整頓世家的行動中分到田地的百姓,心中懷著對曹操的深深感激。

他們丟下手中的農具,告別剛剛開始的安穩生活,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洛陽的道路。一路上,他們相互結伴,口中唸叨著曹操的恩情。

“若不是曹公,咱們還在那世家大族的壓迫下受苦受難呢!”一位滿臉滄桑的老農說道,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

“是啊,曹公給了咱們田地,給了咱們活下去的希望,咱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被冤枉!”旁邊的一位年輕漢子附和著,緊握著拳頭。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百姓湧入洛陽城。原本寬敞的街道變得擁擠不堪,人們的呼喊聲此起彼伏。

“釋放曹公!曹公無罪!”

“曹公是我們的恩人,不能冤枉好人!”

崔鈞等人看到這一幕,頓時慌了神。他們在朝堂之上議論紛紛,臉上滿是憂慮和惶恐。

“這可如何是好?百姓們如此群情激奮,局面眼看就要失控了!”鍾繇焦急地說道。

“都是那曹操惹的禍,這下可好,如何收場?”另一位大臣抱怨著。

劉協得知情況後,表面故作慌張,心裡卻樂開了花,這是他早就預料到的局面。

賈詡對他說:“陛下,是諸葛亮派人把曹操被抓的訊息散了出去,看來他的心裡已經徹底釋然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