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有曹操,何懼天下

第380章 群臣下跪勸諫

轉過天來,劉協再次召見魯肅,劉協開誠佈公的說:“子敬,交趾地域偏僻,荒涼多山,這麼多年一直被士燮所掌控,朕想派一個有能力的人前往,不知你可願意?”

魯肅不由得一愣,他抬起頭,目光疑惑的望著皇帝。

劉協道:“你也知道,孫權如今正在夷州建設海島,而夷州和交趾又離得最近,所以交趾朕必須派一個既有能力,又值得信任的人前往。”

劉協這話說的很有水平,他提到了孫權,這就等於是在提醒魯肅。

魯肅曾經是孫權的屬下,這既給了魯肅和孫權以後多多聯絡的機會,同時,也是一個考驗。

因為劉協是信任他,才讓他去交趾當太守的。

可不是讓他去和孫權密謀作亂的。

魯肅很快就明白了,拱手道:“陛下,臣願前往交趾,為陛下分憂。”

劉協凝視著魯肅,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道:“子敬忠勇可嘉,然交趾偏遠,任務艱鉅,你可有此決心?”

魯肅神情堅定,再次拱手道:“陛下,臣定不辱使命。”

劉協微微點頭,隨即下旨,任命魯肅為交趾太守。魯肅接旨謝恩,心中感慨萬千。

他深知,此次任命,不僅代表著皇帝對自己的信任,也給他提供了一個贖罪的機會。

至於新的南郡太守,則由馬良接任。

劉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安排完之後,他就離開了江陵。

魯肅送別了皇帝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回想起自己曾經的過往,不管怎麼樣,當年他畢竟是背叛了孫權,魯肅一直以來心中始終對孫權存有一絲內疚。

如今,皇帝讓他前往交趾,交趾離夷州又很近,他明白,這是皇帝在變相地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能夠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為孫權做一些事情。

數日後,魯肅帶著家人和親信,踏上了前往交趾的征程。一路上,山川險阻,風雨兼程,但魯肅的心中卻充滿了期待和希望。

不管怎麼樣,他都希望能夠早日和孫權緩和關係。

至於士燮的家人,劉協在回去的路上,就做了安置,派人去交趾,接他們去洛陽。

另外,劉協又吩咐趙雲,“讓劉彪派人去交趾,替朕從旁看著點。”

趙雲點了點頭,該有的監視,還是要有的。

一方面,要盯著士燮的家人,別讓他們鬧出亂子,另一方面,對魯肅和孫權,信任歸信任,但還是要適當的看著點。

安排這一切,劉協並沒有揹著諸葛亮。

忙完了這一些,劉協招了招手,讓諸葛亮坐了下來,“孔明,有件事,朕一直想和你談一談。”

兩人之間這些日子經常在一起,都快無話不談了,突然發現皇帝如此嚴肅,諸葛亮心裡不由得一愣。

“陛下,您要說什麼?”

“朕想拜託你一件事。”

深夜,燭光搖曳,兩人相對而坐。

劉協深吸一口氣,表情有些嚴肅:“如今,雖然各地局勢愈發平穩,但曹操與孔明之間的嫌隙,朕卻一直很是擔憂啊。”

諸葛亮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他急忙搖頭,“陛下,臣和丞相併無恩怨。”

劉協卻語氣堅定的說:“不,你們有!或許曹操並不記得,但是朕知道你心裡一直都有芥蒂!當年曹操攻打徐州,屠城之舉,致使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你也是那時全家逃難,背井離鄉離開了故土。”

諸葛亮沉默了,他的眼前馬上就閃出了一個畫面,那是一個血腥的畫面,曹兵瘋狂的屠城,百姓四處奔跑,卻一個接著一個的被曹兵的屠刀落在了身上。

諸葛亮這一家人,歷經九死一生,才好不容易逃了出來。

諸葛亮久久的沉默著,他的雙手微微有些顫抖,嘴唇緊緊的咬著,他在極力的控制著情緒。

劉協輕輕點頭,感慨道:“孔明之痛,孔明之恨,朕完全能夠理解,換了朕,若是經歷了那樣的慘劇,也會和你一樣。徐州屠城,實乃人間悲劇。然而,時過境遷,如今你們都在為朕做事,都是朕很器重的人,朕希望你能以大局為重,放下過往仇怨。”

諸葛亮眉頭微蹙,道:“陛下,曹操之功績,臣並非視而不見。但那血海深仇,又豈能輕易忘卻?”

劉協語重心長地說道:“朕明白您心中的忿恨。但如今,社稷正值復興之際,世家多數要聯合起來反對朕整頓了,曹操雖有過錯,但卻在努力幫朕做事,朕今日和你開誠佈公,是因為,朕很信任你們。”

諸葛亮陷入沉思,燭光在他臉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陰影。良久,他長嘆一聲道:“陛下,您的苦心,臣明白。只是這心中的結,實難一時解開。”

劉協起身,輕輕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道:“朕完全能夠理解。”

諸葛亮忽然問道:“臣斗膽請問,之前曹操飛揚跋扈,欺凌陛下,那些過往的仇怨,陛下您真的都放下了嗎?”

劉協點了點頭,“都放下了!朕不騙你!”

諸葛亮看著皇帝,心中頗感震撼。

劉協道:“你可能會覺得,他之前把朕當做傀儡,把朕架空,怎麼可能完全就原諒他了呢。”

諸葛亮點了點頭,“是啊,您畢竟是天子啊!”

劉協揮手往四周指了指,“因為從一開始,朕就知道,沒有曹操,這天下就不可能這麼快的平定,和社稷大義相比,朕受的那點委屈,真的不算什麼,再說,曹操後來也主動讓步了,讓朕避免了和他的內耗,於國於民,曹操的讓步,朕都非常感激。當然,他當年屠城確實不對,功是功,過是過,朕不是美化他,也不是要替他歌功頌德,只希望,孔明,你能顧全大局,哪怕你受些委屈,朕也希望你能和他摒棄前嫌,不要記恨他!”

諸葛亮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劉協,道:“陛下,臣深受陛下之恩,亦知社稷大義,既然陛下都這麼說了,臣答應陛下。”

兩人又交談許久,從天下局勢到民生疾苦,直至東方漸白。

越來越接近洛陽,劉協對自己倒沒什麼,但是對曹操,他卻非常的擔心。

一旦回到洛陽,世家必然會爭搶著來見自己,曹操整頓世家的血腥屠殺,必然會被世家極力的抨擊。

劉協思來想去,再次提筆,又給曹操寫了一封信,提醒他,我要回洛陽了,讓他有個準備。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趕在年底前,劉協一行人回到了洛陽。

荀彧率領百官前來迎接,這一見面,劉協就發現很多人的臉色不太好。

曹操在各地全面整頓,手段如此嚴厲,很多人都被波及到了,甚至有的還被問了罪,殺了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