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馬兮彤驚訝得睜大眼睛,然後轉臉問金歸燕,”道一把我的玉璽給你。你又另換了一個獻出去?“
”這......“金歸燕轉了下眼珠。
”你快把我的玉璽還我!“馬兮彤怒道。
金歸燕猶豫不決。
”告訴她實話。“箐兒看著金歸燕說,”不然我就講了。“
金歸燕又猶豫片刻,只好嘆了口氣。
”好吧。我告訴你,馬姑娘。你從涇川王家村得到的那塊玉璽也不是真的。“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馬兮彤使勁搖頭,“我那塊就是完顏承麟傳位時得到的,他一直隨身帶著。絕不會有假!一定是你調了包!”
“他沒騙你。”箐兒在一旁說,“完顏承麟得到的玉璽本就是假的。”
馬兮彤目瞪口呆。金歸燕見狀,又嘆了口氣。
“也不能說完顏承麟那塊是贗品,只是那塊並非自漢高祖時代代相傳之傳國玉璽,而是秦始皇用和氏璧打造出的秦璽。“
道一床上聽得真切,這是不由大聲道:”金歸燕,你別說謊了!傳國玉璽就是秦始皇打造的!你自己在薩迦寺時就那樣對我們說過。“
金歸燕微微一笑。”毛少俠,虧你還記得我那時說的話。不錯,我那時是這樣說過。可是,我那時也同樣說過。
王莽篡漢時,向他姑媽太皇太后王政君討要傳國玉璽。王政君怒而擲之,破其一角。王莽命工匠以黃金補之。從此傳國璽又名金鑲玉璽。馬姑娘所得完顏承麟之璽卻完好無損,毫無修補痕跡。
再者,三國時曹丕以魏篡漢,傳說他十分心虛,又在傳國璽上刻下《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八個字。馬姑娘所得之璽上也沒有......”
“可是上面卻有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八個字。”道一馬上介面,“而且是李斯以魚蟲篆體所刻。傳國玉璽上才有,這也是你說的!”
“不錯,我確實也這樣說過。”金歸燕又微微一笑,“否則我怎敢將馬姑娘所得之璽獻給崔大人。他又讓金石大家楊均辨認。非此八字,楊均也不能斷定此璽為秦始皇之璽。”
“那你還說不是傳國玉璽!”馬兮彤氣道。
“馬姑娘息怒。”金歸燕微笑著又說,“我記得告訴過你們。此璽重見天日,乃是宋哲宗時,由陝西農夫耕田時發現。
蔡京同樣鑑定此璽為始皇帝璽。宋哲宗大喜,齋戒三日,率群臣行受寶禮,以此璽為國璽使用,併為之改年號為元符。
只是到了徽宗朝。徽宗卻以此璽非金鑲而認定此璽為假,遂棄之庫房,又用回宋太祖立國時所刻之璽。
等到金人入中原。徽欽二宗眼見開封城將破,又將秦璽從庫房取出,投降時以國璽之名獻於金人。
宋太祖之璽則另遣人先藏匿,後輾轉送至江南,成為高宗所用國璽。直至謝太后攜小宋帝投降,方歸入國朝。”
道一聽到這裡,早已完全迷糊,忍不住說道:“按你所的意思,秦始皇以和氏璧所造的不是傳國玉璽?那究竟什麼才是呢?”
“自然是漢高祖所造之璽才是。”金歸燕道,“當年劉邦先入關中,子嬰向他投降,獻出秦始皇璽。劉邦卻將此璽,連同宮室珍寶盡數封起,以待項王入關。因此此璽後來落入項羽之手。
雖然最後項羽身死,此璽又重歸劉邦。他卻以為強秦二世而亡,項王得璽後也不過數年即被迫自刎烏江。此璽必為不祥之物。
因此高祖僅收藏之,而以上等藍田白玉另制國璽使用,並代代相傳,至王莽朝方得金鑲玉璽之名。這才是真正的傳國玉璽,歷代為之相爭。也難怪歷代典籍對傳國璽有色白色綠兩種說法。”
聽到這裡,馬兮彤吸了口氣。“你是說,真正的傳國玉璽在後唐時已經讓李從珂燒了?”
金歸燕點點頭。“李從珂身懷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璽已在玄武樓廢墟之下,再無人見過。”
馬兮彤又吸了口氣。“你說得頭頭是道,可我怎麼知道這些不是你信口編出來的呢?我看秦始皇之璽就是傳國玉璽!“
金歸燕一愣。”我,我......“
馬兮彤露出鄙夷的神情。這時,一直沒說話的箐兒開口了。
“倘若秦始皇璽真是傳國玉璽,他就絕不會獻給崔彧了......死也不會獻出去。“
”為什麼?“馬兮彤眉頭皺起。
”因為他要留著自己用。“箐兒淡淡地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