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之下,他拿出自己蒐集草木類丹材時整理出的那本《姜氏百草經》帛書,向聽妖請教:
“師妹,這是為兄多年來蒐集草木類丹材時整理的一些心得,名為《姜氏百草經》。雖然不及你的醫術高明,但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指教。”
姜啟已經知曉聽妖目前的修為是化神境後期,本著修仙界達者為尊的習俗,加之他本就年長聽妖兩歲,於是稱她為師妹。
聽妖接過帛書,微微一笑道:
“師兄,你太過謙虛了。我雖在醫術上了解頗多,對藥草也有一定認知,但對草木丹材方面的知識卻頗為有限。我們不妨互相交流,把心中所知、所想互相印證一下吧!”
兩人隨後就一些藥草的藥性、藥理等知識,包括一些稀有的草藥和它們的特殊用途,相互印證,共同探討。
彼此的醫藥知識和對丹道的理解,均有大幅度提升。
期間,姜啟主要是對這些藥草的成分、分佈部位、最佳採集季節和時間、處理方法以及提取煉製過程進行詳細解釋。
他講解了如何透過觀察藥草的顏色、形狀、氣味來判斷其成熟度和品質,並分享了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技巧。
聽妖則介紹了每種藥草生長的具體環境,包括土壤型別、溼度、光照等條件,以便準確找到並採集。
她還介紹了不同的採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避免損壞草藥的有效成分。
此外,聽妖對不同草藥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以及如何透過合理的配伍達到最佳效果,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例如,對於某些具有強烈藥性的草藥,聽妖建議在配伍時加入溫和的草藥以調和其性質;而對於某些需要長期服用的草藥,則要特別注意其副作用,以免對人體造成傷害。
兩人相互配合,深入探討,使得這部《姜氏百草經》日趨完善,初具雛形。
經過一番深入交流,他們不僅增進了對各種草藥的理解,也發現了許多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細節。
這不僅提升了他們的醫藥知識,也為未來的修行和煉丹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一天清晨,姜啟像往常一樣,跟隨聽妖來到小鵬房間,只見她從指環中取出一套泛著古樸光澤的石針,針尖在晨光映照下,閃爍著淡淡的寒意。
隨後,她以一種近乎藝術般的精準,緩緩將石針一一刺入小鵬身體的各個微妙穴位之中。
以往,他也曾目睹聽妖以此奇術為小鵬療愈,但那時兩人情誼尚淺,陌路初逢。
姜啟雖心生疑竇,卻也礙於情面,未曾深究,只道是聽妖家族中秘而不宣的醫術瑰寶。
如今,透過這段時間交往,彼此切磋藥草知識,兩人已交情匪淺,姜啟按捺不住好奇和探究之心,語氣中既含關切又帶幾分慎重,緩緩問道:
“師妹,這是你們家族的獨門醫術嗎?這手法看上去很是兇險,師妹為什麼用這種方法為小鵬療傷?”
聞聽此問,聽妖神秘地一笑,輕聲答道:
“師兄,這是鑱石針療法,是我承桑族獨創的‘刺穴術’,透過對身體特定穴位上施以針刺,調整體內的氣血執行和臟腑功能,提高自身的自愈能力,幫助身體恢復健康。更妙的是,此術還能深入肌理,拔除潛藏於體內的毒素,還人以清朗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