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他大概是打心眼裡沒瞧得起我們,覺得我們很好解決,所以就暫時留著我們,好幫他幹活……
甬道全長三十二米。
我們只拖了一層塞石,蹲著走不快。
直到一分多鐘後,曉亮才停下身,扶著頭燈朝前方照去。
“臥槽!把頭,好大啊!”
這句話喊出來的一剎那,聲音當即在空曠的墓室中炸開!
“臥槽、臥槽……把頭、把頭……好大啊、好大啊……”層層疊疊的回聲交錯激盪,久久不息,似是在向那位神秘的墓主人,宣示著我們的到來。
出了甬道,四束燈光來回亂照,描摹丈量著整座墓室的邊界。
真的好大。
挑高近乎七八米,面積則很可能要超過二百平,完全就像個大禮堂一樣!
這雖然尚不能和定陵地宮三大殿相比,但也絕對超過已知的任何一座明代親王陵。
長海叔攏著嘴,小聲問:“馮爺,這也太大了吧,過去靠人力,這得挖多少年啊?”
馮爺搖著頭淡然一笑:“未必全是人力……”
“把頭!你快看!”
小平頭這一句聲音更大,回聲震的人腦瓜子嗡嗡的,我們紛紛捂住耳朵,同時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
四束燈光瞬間匯聚,正前方的視野一下子明亮起來。
一時間,我們都被鎮住了。
不同於光禿禿的穹頂和其他三面石壁,正前方的石壁上,陰刻了一層又一層的回紋線條,且刻槽中還填充了某種黑色顏料。
畫面非常震撼!
墨黑的線條,幾乎將高大的牆壁鋪滿了。
層層疊疊,密密麻麻,以某種難以描述的規律,從邊界像中間環繞,最後圈出四塊兩米見方的區域。
而這四塊區域裡覆蓋了合土,並在合土牆面上,繪製了精美的壁畫。
很新。
看起來就如同剛畫好一樣。
在米白色牆面的襯托下,顯得十分豔麗。
但不知是回紋線條造成的視覺差,還是這四塊區域的牆壁本身有問題,從我們當時的角度看去,感覺這四副壁畫,就像是凹進去了一樣。
此外,壁畫的內容也有些特殊。
不是尋常的出行儀仗、生活宴飲、宗教神話亦或是山水花鳥之類的,而是四幅畫共同構成一整組敘事性壁畫。
第一幅看背景像是在祠堂,一個身穿官袍的人在宣讀聖旨,下方跪了一大家子人,當時沒數,反正挺多,估計得有百十來口。
不過這家人的服飾有點特殊,看著不像是中原人,倒像是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
跪在首位的男主人神色還好,但他後頭的幾個女眷就不一樣了。
相互攙扶安慰著,好像在哭。
第二幅是出嫁場面,大紅的轎子,長長的隊伍,林林總總的陪嫁挑抬,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但奇怪的是,如此熱鬧的場面,竟是在崇山峻嶺之中,而且隊伍的尾端,還有幾個婦人在留著眼淚舉目相送。
第三幅是拜堂。
這幅也不咋正常,雖然拜堂的環境很好,在金碧輝煌的廳堂中,但人卻很少,只有區區五六個,而且能明顯看出來,是晚上。
關鍵是,沒有新郎官啊!
就只有新娘。
她雙手牽著一條紅綢帶,可綢帶的另一頭,卻是系在一個丫鬟抱著的一隻大公雞身上!
至於第四幅……
臥槽!!
第四幅壁畫不見了!
因為……我他媽鑽畫裡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