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鬥

第291章 海明月的家族史(上)

滿倉老頭挺能聊的。

別看他長相一般,口才卻相當不錯,聊起天兒來非常動聽。

那天下午,他給我說了一段頗具奇幻色彩的故事。

聽起來還蠻有意思的,就給大家講一講吧。

根據老頭的說法,海明月祖上是科爾沁部海勒圖錫氏,明末時,科爾沁部歸屬後金,海勒圖錫氏大量男丁被編入蒙八旗從龍入關,由於表現出色、屢立戰功,海明月這一支兒的老祖宗,就一直駐防在京畿地區,並一點點的成了京官兒。

此後官祿綿延,兒孫享福,一傳就是二百來年。

直到道光年間,因清鴉片戰爭失敗,大量滿蒙官員獲罪,海明月祖上也在其中,那一代的海老太爺慘遭革職削爵、永不錄用。

俗話說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川被犬欺。

沒了官身,在權貴遍地的京城自然不好混,於是海老太爺一咬牙一跺腳,乾脆變賣了田產,帶著妻兒老小舉家搬回了科爾沁。

雖說這時海家還是正統的蒙古貴族,但畢竟在漢地待了一百多年,不說完全漢化也差不太多了。

因此回到科爾沁後,海老太爺逐漸就犯起了嘀咕:

怎麼好幾代人都是順風順水,到了自己這就壞菜了呢?難道說……是風水出了問題?

三嘀咕兩嘀咕的,海老太爺坐不住了,決定找個懂行的人給看看。

幾經打聽,他得知喀喇沁旗有個姓李的先生很厲害,就立即派人去給請了過來。

這位李先生是有真本事的。

一番參斷過後,他說海老太爺祖上,已經吃了足足七代皇糧,到他這一代,祿運就已經盡了,如今海老太爺能帶著全家偏安一隅,這已是不幸中的萬幸,該知足了。

而且祿運雖盡,福澤尚存,此後海家無論放馬牧羊還是販貨行商,依然能夠財源廣進,兒孫滿堂,所以他叫海老太爺不用著急,隨遇而安就行了。

這海老太爺哪能樂意呀?

講話了:打咱大清朝入關的時候開始,我們家就是當官兒的,怎麼到了我這,往後就得放羊呢?這叫我到了下邊兒,怎麼去見祖宗啊?

於是海老太爺就請他給想個辦法。

我放羊可以,但我的子孫後代,必須繼續當官兒!

起初李先生不願意管。

可架不住海老太爺三天兩頭兒的央求,一個勁兒軟磨硬泡,最後他被海老太爺的執著所感動,就答應為海家尋龍點穴,重振門庭。

此後李先生翻山越嶺,找了整整六年,終於在科左雙合爾山附近,尋到一處貴氣十足的好穴。

那天滿倉老頭兒給我講的時候,並沒有說是什麼好穴。

後來我去實地考察了一下,我嚓嘞,就雙合爾山那一片兒,能操作的地方是真不少。

僅憑我當時淺薄的風水知識,就看出了不只一處。

最明顯的,雙合爾山上有座鎮山白塔,據說是清代康雍時期修的,這就是現成的文筆峰,只要在東側或東南側尋一處朝山,然後選合適位置點穴,就能促成“文筆點狀元”的格局。

其次,雙合爾山南側有座雙福寺,據說也是清朝前期就有的,這隻需要稍加布置,就可借“山廟同輝”之勢,做出“雙福並蒂”局。

再有,雙合爾山兩頭都是水泡子,而且還不小,這都不用調整,只要點對位置,那就是“雙湖映月,加官進爵”。

這還是我,我這一脈整體上歸屬巒頭派,再加上我是刨墳的,不是埋人的,看地就比較粗糙。

我估計要是換理氣派的正經人士過來,可操作空間會更大。

當然了,以上都是封建迷信,大家看看,樂呵樂呵就行了,而且現在那一片都是景區公園,不可能讓你往裡埋人,不過在海老太爺那個時代,這種限制是不存在了。

但有一點。

就是之前說過,墳地不是越牛逼越好,還得相得益彰。

按李先生的說法,海家的祿運既然已經盡了,那就是十八代不出一條權貴命的家族運勢,所以光靠尋龍點穴是不行的,還得給他家逆天改命。

這就是當初李先生不願意管的原因。

因為這種事兒無論做的好做不好,都會有反噬,不過他既答應了,自然就會說到做到。

而作為代價,李先生說他有可能會瞎,如果瞎了,海家就得再給他出筆養老錢。

海老太爺又不缺銀子,自然滿口答應下來。

那具體怎麼操作的呢?

李先生有話,叫做:先埋七代,再埋一代,不出十代,必出頂戴。

意思是海老太爺要先回京城,把他家七代祖宗掏出來帶回科左,在來年正月十五月圓之夜,埋進雙合爾山下的風水寶地,然後等他自己死後也埋進去,這樣快則子侄輩,慢則孫子輩,不出十代人,絕對出權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