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絳仿就這麼出現了。
到了北宋中期,絳州的澄泥硯逐漸嶄露頭角,也躋身貢品之列,遼地的硯匠們因時而變,就又搞回了自己那套兒,並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遼絳硯”。
這就是古董為什麼值錢的原因。
因為那都是一代代的老祖宗們,腦袋別褲腰上做出來的玩意兒,那能不好麼?
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畢竟我當時不懂這些,所以皮衣男說的時候,我就給聽成了“醬放鍋粥”。
不過這並不完全是我腦洞大開。
因為遼代澄泥硯的色調,是以“鱔魚黃”為主,“蟹殼青”和“檀紫”為輔,也不知道怎麼調的吧,反正我看著就灰了吧唧的,總體上就比我們東北的大醬顏色淡一點,所以我就理所當然的認為,他說的是這種色調的稱謂。
我當時還好奇:
咋叫這麼個名兒?他媽的醬裡放一鍋粥?是這個色兒麼?
當然了,甭管是不是,我能感覺出來,皮衣男是真懂,他的古董造詣絕對不是我能比的。
同時我也清楚,我那套小九九在他面前,八成是裝不出去的,於是我趕忙放下姿態,點頭客氣道:“老闆說的是,要不也不至於擱到炕上擺攤兒,額……那您看……這東西您是……”
皮衣男將硯臺裝進盒子放回炕上,看著我伸出手:“我姓秦,小兄弟貴姓?”
遲疑了一下,我抬手握住。
他手很有力,而且面板光滑,掌心有肉。
最關鍵的是熱乎,握住的瞬間,就好像整個人都跟著暖和了幾分。
把頭說過,但凡有這種手的,大多都是福澤深厚的掌局之人。
晃了晃,我鬆開道:“免貴,我姓蕭,草頭兒蕭,老闆您叫我小蕭兒就行?”
不知怎的,他聽完這話便是一笑:“呵呵,那這麼說,小蕭兄弟這些東西,也都是傳家寶啦……”
我一愣,反應兩秒才明白他啥意思。
遼國分皇族和後族,皇族國姓是耶律,而後族的姓氏就是草頭蕭,好比鐵腕太后蕭綽,悲情皇后蕭觀音之類的,而他這麼說,是連開玩笑帶抬舉我,說我是遼國貴族後裔呢。
我心說這人看著逼格挺高,沒想到,居然還挺喜歡開玩笑的?
不過我並沒放鬆警惕。
這人明顯是個高手,進屋裡絕對不是來跟我開玩笑的。
而面對這種人,我這點微末道行,指定是言多必失,所以我乾脆呵呵賠笑,不接他的話茬。
我笑他也笑,接著他一欠屁股,側坐在了炕沿上。
“來,小蕭兄弟,這位兄弟……”
他掏出盒黃鶴樓,從中抽出兩隻散給我和李斌。
“哎好,謝謝老闆。”
說著我晃了晃手裡還沒燃盡的華子,接過煙夾到耳朵上。
見狀他淡淡一笑,自顧自點著煙抽了一口,看著我說:“小蕭兄弟,剛剛他們幾個從你這拿的東西我看了,不錯,但要作為傳家寶,檔次確實還差了點兒。”
“我就不廢話了,還有沒有更好的,拿出來開開眼界。”
“只要我看的上,不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