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上我是這麼分配的。
李斌、孫大志、潘國勝、江小楠一隊,去金寶鎮收穫;小兵、桑悅和郝潤我倆一隊,去雙勝收貨。
別誤會哈。
我可不是故意給桑悅創造機會勾|引我,而是我尋思著,她既然收到了鷹洋,那我不如就先去她收到的那家試一下,說不定就會有什麼發現……
臨近九月下旬,科左這邊的田間地頭裡,已經逐漸有了秋收的身影。
看著他們忙碌的樣子,我不自覺想起了家裡。
三月份的時候,我託村長把家裡的地包出去了,不為收什麼錢,單純就是不想奶奶勞累而已。
結果奶奶不同意,硬是又留了兩畝。
她說不種點兒地家裡沒糧食,心裡頭也不踏實。
伊春也是這個時間段秋收,或許,奶奶現在也拿著鐮刀,在地裡割苞米吧。
想到這,我視線一下子變得有點模糊。
人有家的時候,就總是會想家的,而那一刻,我忽然很想回家。
不找藏銀了。
也不倒鬥了。
領著郝潤回到伊春,去地裡幫奶奶割苞米……
當然想歸想,回去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說別的,就說苞米,當初我就是躺在苞米秸稈裡發的誓,現在奶奶的身子骨還硬朗,但我,卻還不夠有錢!
……
大概七點左右,我們抵達了雙勝鄉雙勝村。
沒錯,這裡是有同名村的。
而且確切地說,在包勝一時期這裡是就是村子,沒有鄉鎮。
不過那時候建制不重要,資源和位置才重要,雙勝這個地方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河通四平鐵嶺,路接瀋陽大連,所以別看就是村級聚落,但包勝一仍然將司令部設在了這裡。
挺好找的,就在村子北邊。
根據資料記載,司令部所在的地方,原本是清末民初時期,本地的一個大型釀酒作坊,名叫廣盛源燒鍋,被包勝一搶佔後,才將原本的燒鍋院落擴建成了軍事堡壘。
當時我們到的時候,那地方長了不少荒草。
但如果仔細辨認,還是能看見一些殘存的土牆、地基,坍塌成廢墟的兵營、炮樓。
透過這些個地面遺蹟,隱約間,我大致能腦補出五十多年前,這地方槍炮挺|立、兵丁巡行的壓迫場面。
由於時間比較早,周圍也沒見有人,我就溜進去轉了轉。
確實挺大的。
我估計如果把什麼廳堂、馬廄之類的全算上,這地方當年得有七八十間屋子。
“嗯……?”
忽然,經過一處雜草不多的院落時,我見到了熟悉的東西——探孔。
是洛陽鏟打的。
兩米間隔,成行成縱,四五十平的院子基本完全覆蓋了,而且每個探孔旁邊都散落著一大灘土,明顯就是打探孔時鏟子帶上來的土塊兒。
儘管已經不成塊兒了,但我畢竟是專業的,稍微一估計就能確定,探孔深度絕對在五米以上。
我立即招呼大家都進來。
而後我們鑽進廢墟和草叢中一找,發現這地方已經整體勘探過了。
小兵我倆都是土工,不由得暗自咋舌。
這工作量可是不小。
如果是普通規模的團伙,比如我們,就算二十四小時連軸轉,估計也得一個星期才能完活,而要是隻趁晚上作業,那少說也得一個多月。
不過這是件好事兒。
因為錢幣圈兒裡既然沒有大量出現過包家銀元,那就說明,上一夥人在這地方沒有任何發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