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穿過飛簷斗拱的氣派門樓,順著修建齊整的青石地板而過,數不盡的長廊庭院環繞。
僕侍們恭恭敬敬地將托盤舉過頭頂,在氣勢恢宏的正殿巡迴穿梭著。
一張國字臉,神態威猛,濃眉大眼的紫袍人端坐於殿內正廳看著奏章。
由於大理國保正帝段正明膝下無子,近些年更是沉迷於佛道,國內大事都是由兩兄弟商議著處理。
而段正淳也只有段譽這一個兒子,所以這尋常皇室中因為爭權奪位而殺得人頭滾滾的爭端,放在如今的大理一朝竟出奇和諧。
況且大理崇佛,歷代皇帝上了歲數都愛出家做和尚,如段正明之前的上上位皇帝。
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南帝段智興,只是他的段與段正明的段並非一脈,倒與段延慶的血緣更為深厚些。
不過這南帝段智興自出家後便不問世事,化名一燈和尚隱居天龍寺潛心修佛。
任憑外界雨打風吹,兀自巍然不動。
便是連二十年前大理國的那場政變。
導致當時的大理國皇帝,也就是段延慶的父親段廉義被叛軍所殺,順帶著段延慶的太子位被廢。
隱居天龍寺的段智興也沒有出手相助。
“簌!”
只聽窗外急射來一隻袖箭,正正釘在距離段正淳不遠的硃紅殿柱上,特製的精鐵箭尾還在微微顫動。
那紫袍國字臉的中年漢子神色一凝,腳下步伐飄動,飛速來到殿柱前。
再順著箭尾方向朝窗外探去,那潛入王府朝內射出袖箭的神秘人早已消失無蹤。
待段正淳回過頭來,才注意到鋒銳箭頭上還釘著卷小紙條。隨即伸手將袖箭拔下,展開紙條。
“明日申時,萬劫谷中,特邀段王爺單獨一戰,生死不論。
如若過期未至,又或大軍圍谷,則段氏皇族絕嗣。”
段正淳默唸著紙條上的小字,頓時眉頭緊鎖,喃喃道:“不好,譽兒有危險。”
“來人,給我將高侯爺以及王府內褚、古、傅、朱四大護衛喚來。”
段正淳出口一喝,立馬有下人急匆匆地出殿通知。
很快便有四位中壯年軍官一齊入殿,穿著大理國制式的黃衣軍服,戴著璞頭,武官打扮。
而他們四人手裡各自拿著不同於尋常刀劍的武器,分別代表著漁樵耕讀四業特色。
最後一名姍姍來遲的中年男子則一襲寬袍大袖。三綹長鬚,形貌高雅,腰間插著一支鐵笛。
正是大理鄯闡侯高升泰。
“見過高侯爺。”
那四名軍官見到來人立馬拱手問候。
“不知王爺如此急切喚我等前來,所為相商何事?”
那高升泰略一點頭,將目光移向殿間正首的段正淳。
“高君侯,你來的正好,快幫我看看這個。”那段正淳走下殿階來,將手中那捲紙條遞給這位寬袍大袖的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