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不離婚後,冷麵軍少強制愛

第328章 永恆

就在團隊準備進一步研究聲波與植物基因表達的關係時,一個意外的發現讓他們的研究進入了全新維度。

那天清晨,小雨照例在試驗田記錄資料時,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林老師,您來看這片‘和聲稻’,它們對聲波的反應比昨天減弱了百分之二十。”

林雨晴檢查裝置後確認一切正常。就在這時,席小然急匆匆地從實驗室跑來:“你們快來看聲波頻譜分析!今天清晨五點左右,有一段異常頻率干擾了我們的系統。”

三人調出監測記錄,發現一段極其微弱但規律性很強的聲波訊號,頻率在18-22赫茲之間,恰好是植物聲波受體最敏感的區間。

“這不可能來自我們的裝置。”席小然皺眉道,“這個頻率範圍是次聲波,人類幾乎聽不見,但對植物影響很大。”

經過三天連續監測,他們發現這個神秘聲波總是在清晨五點到五點半之間出現,持續時間恰好三十分鐘。更令人驚訝的是,受到這段聲波影響的作物不僅生長速度加快,抗病性也明顯增強。

“就像有人在給植物做‘聲波理療’。”小雨開玩笑地說。

但林雨晴神情嚴肅:“母親筆記裡提到過類似現象。她說在特定條件下,土地本身會產生‘癒合的歌聲’。”

團隊決定深入調查。他們在試驗田周圍增設了二十個高靈敏度聲波感測器,繪製出精確的聲源分佈圖。結果顯示,神秘聲波的源頭竟然指向工作室後方那片被竹林環繞的小山坡。

“那裡只有母親的紀念園。”林雨晴驚訝地說,“難道...”

第二天拂曉,團隊帶著裝置來到竹林。當神秘聲波再次出現時,所有人都驚呆了——聲源精確地位於林晚亭的紀念石碑處。

李老師激動地拄著柺杖趕來:“晚亭曾經說過,她希望死後也能繼續守護這片土地。難道她...”

細心的席小然發現端倪:“等等,聲波傳播有輕微折射現象,源頭應該在地下!”

經過許可,團隊小心地在石碑周圍進行勘探。在地下約一米深處,他們發現了一個密封的陶瓷容器。當容器被取出時,神秘聲波突然停止了。

容器內裝著一本厚厚的筆記和一枚奇特的晶體。筆記扉頁上,林晚亭娟秀的字跡寫道:“致未來的發現者:這是大地最古老的歌聲。”

筆記中記載著林晚亭畢生研究的精髓——她發現某些特殊礦物在特定條件下能夠記錄並重放環境聲波,就像天然的“聲波硬碟”。那枚晶體就是她精心培育的“聲波記憶晶體”。

“原來母親留下了這樣的遺產。”林雨晴撫摸著晶體,眼中含淚,“她說每片土地都有記憶,原來是真的。”

更令人震驚的是,筆記最後一頁寫道:“這塊晶體中儲存著這片土地最健康時期的聲景記憶。當土地需要治癒時,它會自動播放這段記憶。”

團隊立即對晶體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這枚特殊晶體確實在每天清晨自動播放一段30分鐘的“健康聲景”,恰好是植物生長最適宜的頻率組合。

“太不可思議了!”席小然驚歎道,“林前輩竟然在二十年前就研發出瞭如此先進的聲波儲存技術。”

小雨好奇地問:“那為什麼晶體選擇在清晨播放呢?”

李老師若有所思:“植物在清晨對聲波最敏感,這是它們開始一天生長的時刻。晚亭總是能把握最精妙的自然規律。”

這個發現讓聲景農業研究邁上了新臺階。團隊開始嘗試複製這種天然聲波儲存技術,開發出第一代“大地記憶晶片”。

然而,新技術剛推出就遇到了挑戰。

在一次重要的示範專案中,使用了大地記憶晶片的試驗田出現了異常情況。作物生長速度雖然加快,但品質卻明顯下降。

“甜度指標下降了百分之十五。”小雨擔憂地報告檢測結果,“而且維生素含量也不達標。”

更嚴重的是,附近農民報告說他們的傳統作物受到了“聲波汙染”,出現了生長紊亂的現象。

反對聲浪隨之而來。一家大型農業公司公開質疑:“聲波技術干擾自然生長規律,違背生態平衡。”

團隊陷入困境。林雨晴日夜研究母親的筆記,尋找答案。終於,在一頁邊緣小字中發現了關鍵提示:“聲波如藥,須對症下量。過猶不及。”

“我明白了!”林雨晴恍然大悟,“我們犯了一個錯誤。母親的晶體儲存的是特定土地特定時期的聲景,而我們卻在不同土地上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段聲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