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國詔的頒佈,白家的新生兒有了光明正大面世的機會,白氏堂親特地到白府像白景瑜致謝。得到白景瑜的首肯,白景容備了厚禮,親自去了沈府,邀請白棠參加孫子孫女的“小滿月”宴。
之前白家因為生出雙子,恐引人注意,所以孩子的“洗三”都沒有辦。幸得白景瑜上門勸說,這才將孩子找回,沒有釀成慘劇。白家人也從孩子娘劉氏口中得知,此事是白棠從中勸說。如今更是得知,此國詔的頒佈有白棠的功勞,更是對其感激。
如今皇帝頒下國詔,雙生子不再被視為不祥,且白棠又因上表此事,被聖上親封“嘉懿縣主”。若能請來白棠參加孩子的“滿月宴”,不僅能讓眾人知道雙生子乃“自然之理”,更能給孩子一份殊榮。
宴會日子訂在孩子出生後的第12天,這孩子出生十二天也是有講究的,叫做過“十二晌”也有叫“小滿月”之稱。聽老人們說,孩子到了十二天,孩子母親因生產而開啟的骨縫可以合上了,也就意味著已經過了月子裡最重要的一關。需要辦宴慶祝。按照習俗,這一天還要給產婦吃餃子,意思是捏骨縫。
白棠兩輩子都沒湊過這熱鬧,一早就穿戴整齊,等著白氏帶她一同出門。
此次是白棠作為縣主參加的第一個宴會,舉家同行。雖然白棠挺不想帶沈老夫人和沈慕冉,可是沈君安都發話了,而且還特地一再交代沈老夫人不可妄言。看到沈老夫人被自己兒子教訓的一張臉紅白交加,她也不想太計較,讓孃親為難。
沈老夫人非要跟著去參加宴會,可不是為了給白氏在孃家親戚面前撐面子。而是想沾縣主的光,被人恭維巴結。再有就是老話說,上了年紀的老人多接觸新生兒,可延壽。沈老夫人年紀大了,怕死的狠。聽到這個說法,死活都要跟著來湊熱鬧。
因為沈君安拘著自己親孃,以至於沈老夫人來京城這些年也沒有參加過孩子的滿月宴,好不容易逮住一次,可不得趕緊湊上去。
次日沈君安上朝後,白棠率領眾人去參加宴會。
關於送新生兒什麼禮物,白棠也是打聽了一番,所以她準備了兩捆大蔥,兩個銅錢吊墜,吊墜中間是她親自給孩子畫的護身符。吊墜是白薇幫忙編的,白薇手特別巧,乍一看,還以為是什麼工藝品。這兩樣都是有寓意的,意為禱祝此兒聰睿、進財。當然她也帶了貴重的禮物,兩個孩子一人一個大金鎖,這東西是白氏準備的。
白棠到了以後,被奉為上賓,兩個孩子都被放到她懷裡輪流抱過。說是沾沾白棠身上的貴氣!
放下孩子,白棠看著眾人依次給孩子送禮,很是有趣。
在諸多禮品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孩子外祖母的:首先是每人六雙不同顏色、不同款式的虎頭鞋。虎為百獸之王,穿虎頭鞋,據說可去病避邪,保佑孩子長命百歲。鞋上除了必具的虎頭、虎眉、虎目外,還有蓮花頭、牡丹頭、南瓜頭……有歌曰:一對牡丹一對蓮,養的孩子中狀元;一對石榴一對瓜,孩子活到八十八。
看著這些白棠很是羨慕,她小時候肯定沒有這些。
還有那個迷糊鞋也很有意思。所謂迷糊鞋是連幫兒帶底兒一個囫圇個兒的鞋子。鞋底兒還綴著一縷彩纓,意思是:孩子剛剛來到人世,穿上此鞋可在陽間迷路(忘掉回陰間的路),能在此家紮下根兒。
看著主家對著孩子忙忙碌碌,白棠甚感有趣,只是孩子畢竟太小,沒一會兒就鬧困鬧餓,產婦也需要休息,所以沒多大會兒,眾人便被請去了宴會廳。
廳裡瓜果點心、茶水俱全,聽著眾人聊著家長裡短也挺有意思。只是,如果沒有那不和諧的聲音就更好了。
“你們說,這雙生子不祥,真的是假的嗎?別我來吃個喜蛋,再惹一身晦氣回家。”
“噓,你可趕緊閉嘴吧,皇上都發詔書告訴百姓,雙生子不祥是假的,你還敢瞎說,不怕掉腦袋。”
“說假的就假了?那雙生子不祥,上百年都是這麼傳下來的。怎麼突然就假的了?反正我是不信。你等著吧,說不定這宴會一會就會出事呢。”
“行了,你可別瞎說了,怪嚇人的。”
“嚇人?你剛才看到那兩個孩子沒?還沒只貓大,能不能養活還兩說呢。”
“你可嘴下積德吧,今日你是來吃席的,不是來吃屎的。”旁邊一個看不過去的婦人張口斥責。許是怕被主家聽到,那人被罵了,也沒有回嘴,而是哼哼的轉身自去吃茶點。
白棠是習武之人,耳力好,所以不遠處的婦人們說的話,她聽的一清二楚。
她也想過這種情形,畢竟是相傳百年的說法,不可能因為皇帝的一紙詔書就改變世人的看法。但是聽到他們如此妄議兩個孩子,心底還是不高興。
白棠不想再聽這些長舌婦人聊天,便想著到院外站站,正準備起身,主家白景容的夫人白老夫人上前。“民婦給縣主請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