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把這些人偷偷轉移出去無疑是個大工程,也是個令人頭疼的事。
而現在,隨著太子派來的三千京營將士,一下解決了他最大的難題。
那就是如何悄無聲息的把大量手下派進京城!
...
旬月之後,林楓坐車一路遊山逛景般前行,終於是抵達了大河北岸。
之所以走這麼慢,一是在等待各路人馬的訊息,二來也順路考察了下燕雲十六州治下的狀況。
不得不說,自己這位‘分身’雖然對待朝廷的人和事時過於軟弱。
但也正是這種對自己人軟弱的性格,使得鎮北王府所屬官員對待治下百姓時也沾染了這種習慣。
所以上行下效,燕雲十六州內遍施仁政,百姓們安居樂業過的還算可以。
除此之外他還了解到一個好訊息,那就是鎮北王府的勢力範圍其實不僅僅只有燕雲十六州。
大河以北的二十餘州,都聽命於鎮北王府。
因為大河以北的地盤,基本都是鎮北軍打下來的,而皇帝最初也是打算封其為燕王而非鎮北王。
二者之間天差地別,除了封地大小還有地位、榮譽等各方面差距。
簡單來講,燕王屬於一字王,俗稱一字並肩王,級別上來講屬於親王。
從俗稱中可以感受出來,一字王的地位僅次於皇帝,或者說在某些權力上與皇帝並駕齊驅!
從法理上來說,一字王在某些情況下同樣有繼承皇位的權力。
而鎮北王這種則屬於二字王,級別只是郡王,如果沒有實權,地位甚至都不如某些朝官!
“看來,你那位皇兄對你還是挺不錯的,壞就壞在這太子身上!”
“還有就是這狗屎一般的嫡庶規矩,真他孃的扯淡!”
越是深入瞭解南陳國的風土人情,林楓越覺得這種設定是真扯淡。
他這個分身幾乎為南陳國打下近半的疆土,就因為一句嫡庶有別,便硬生生從親王改成了郡王。
堂堂皇族子弟都難免如此,更何況普通人。
林楓一路走來,隨著愈發遠離燕雲十六州,也就越能感受到在這種扭曲規則下,深受其害的百姓!
比如一個人如果生在主家,並且是嫡系子孫。
就算再怎麼廢物,再怎麼紈絝,也依舊是一家之主!
整個家族之人,都要唯其馬首是瞻,不敢有半點反抗情緒。
哪怕旁支庶出中,有狀元之才、萬人之勇、一國之富,依舊要屈居人下!
也就是大河以北之地被異族佔領多年,而異族又爭強好勝只尊強者,這才讓北地沒受到太大沖擊。
鎮北王府所屬人才濟濟,也與這種風氣有關。
因為嫡庶神教影響沒那麼大,人才選拔上沒有任人唯嫡!
“可規矩就是規矩,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豈是我們能改變的?!”
聽到林楓的話,鎮北王也感嘆了一句。
一路走來不止是林楓看到了這一切,鎮北王同樣也看到了很多以前沒關注過的底層百姓日常生活。
林楓冷笑一聲:“這世上就沒有什麼是亙古不變的,否則南陳國就不會出現,大梁國也不會滅亡!”
又是一句誅心之言,再次讓鎮北王噎的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