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援名單都還沒徹底定下來呢。
現在他體會到了溫格教授和弗格森爵士的感受了。
徹底掌控俱樂部的確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悅的事情,不過因此他們要乾的活兒也就更多了。
嗯......快樂並痛苦著。
5月2號,伯頓隊與斯托克城的直接對決。
目前他們僅有一分之差,勝負會直接影響到第三名的歸屬。
兩邊都是全力出戰。
李延青排出了墨菲、賈米、納斯里、馬蒂亞斯的攻擊線,這是他們現在能拿出的最有攻擊性的陣容。
下半場再把奎因換上去,自從上次之後,他發現這小子踢替補也挺好用的。
不過奎因本人仍然表示,他更希望首發出場。
斯托克城那邊則是毫不示弱的排出了4-3-3的陣容,選擇和伯頓隊硬拼。
不過沒能取得什麼效果,他們在比賽當中一直處於劣勢。
“納威,你說是稜形中場好還是三個B2B中場好?”
對方劣勢,但關於中場的佈置給了李延青一些啟發。
不止是斯托克城,托特納姆熱刺和利物浦現在使用的也全都是三個B2B中場。
簡單的理解就是全能中場。
三個中場都能攻善守,放棄了以往用一個前腰來串聯中前場的做法,而是改讓中鋒回撤來做接應的工作。
代表型的前鋒就是哈利·凱恩和菲爾米諾。
尤其是菲爾米諾,為了回來組織幾乎放棄了他大半的射門機會。
“中場問題不大,奎因、恩佐都可以往這方面發展,但巴塞利估計有點困難。”
納威很快給出了他的答案。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沒有能夠擔任組織任務的前鋒啊。”
“墨菲不行,奧格拉迪更不行......”
“有道理。”李延青點了點頭。
他其實想的是讓李一川往這方向靠,不過讓後者放棄射門這個難度實在有點太大了。
但到了英超的話,按現在這個踢法肯定不行。
沒有這類前鋒的話,就必須要阿圭羅、伊布那種大中鋒。
只靠墨菲和奧格拉迪很難頂住對方的後衛線。
是時候讓費爾查爾找一批合適的前鋒了。
正聊著,墨菲找到了機會,攻破了斯托克城的大門。
伯頓隊一比零領先。
這一比分一直保持到了最後,然後響起了現場解說的聲音。
“比賽結束了!”
“伯頓隊取得了勝利,他們現在是第三名了!”
“距離第二名的斯旺西城也只有三分的距離!”
“榜二的爭奪戰尤為激烈!”
“最後會是哪支球隊拿到保送英超的門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