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抄公

第92章 大軍出征

“剛才我命人叫李提督過來商議,怎麼李提督現在才到呢?是有什麼事耽誤了嗎?”宋應昌問道。

“我的弟弟李如梅自告奮勇,要給大軍打前哨,我就多叮囑了他幾句,耽誤了一些時間。讓宋經略久等了,實在是抱歉。”李如松說道,不過語氣裡面也沒有帶著多少歉意。

“既是如此,那倒也能理解。只是子清將軍也是軍中將校,這要是離了大隊人馬去辦事,也要先跟我說一聲嘛。”宋應昌說道。

“是我欠考慮了。下次再有類似之事,一定先告知宋經略。”李如松說道。

“那先不說這些了。這次我找李提督過來商議,主要是想知道李提督的進軍方略。眼下出徵大軍,不過是五萬人,後續的部隊還在抵京路上。就算是到了遼東鎮,遼東那邊祖承訓新敗,而且遼東鎮也要留兵駐守,防備蒙古和女真部落,所最多也就是能再補充幾千人。李提督計劃在遼東停留多久,等待援兵?”宋應昌問道。

“我這邊是不會停留太久了,最多在遼東停留十日,補足糧草軍械,匯合遼東鎮的援軍,就要直趨朝鮮了。這個方略我也向陛下彙報過了。”李如松說道。

“陛下是如何答覆的?”宋應昌問道。

“陛下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讓我隨機應變。”李如松說道。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本經略也不說什麼。不過有一個事情可能要提醒一下,我們的大將軍炮搬運困難,要是急著入朝的話不一定能夠搬運得那麼快。”宋應昌說道。

“不妨事,大軍可以先行南下,等我軍抵達平壤,把城池圍住,就可以等著大炮慢慢運過來了。”李如松說道。

“李提督是不是再考慮一下,如此進軍是不是太過急切了。”宋應昌說道。

“宋經略放心,李某也不是魯莽之輩,進軍之前一定會把沿途探查清楚。等我們到達邊境,朝鮮估計已經是全境淪喪了。要是不趕緊打上一仗,萬一讓倭人站住了腳,以後就更加難打了。”李如鬆解釋說。

“那就依李提督的辦法來打吧。”宋應昌說道。

……

徵倭大軍一路東進,順順當當,很快就到了廣寧城下。

不過廣寧城裡李如松並沒有見到李如梅,城中的軍士說他已經於五日前匆匆離開前往建州部了。而且董總兵也不在,說是正好巡視邊塞去了,不知道是湊巧的還是故意的。

沒見到李如梅不要緊。闊別多年,李如松終於又回到了他熟悉的遼東,又見到了他的熟人們。不過眼下不是敘舊的時候,因為他見到了一位把自己五花大綁又背上了荊棘的老熟人。

“祖副總爺,你這副裝束,到底是要怎麼樣啊?”本來李如松想著是要把祖承訓重重責罰一番,可是現在看著祖承訓這副打扮,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末將貪功冒進,還得史儒等弟兄戰死沙場,骸骨棄置塞外。這次敗仗,違了朝廷的法度,損了遼東軍的威名,請李提督能原諒末將的過錯,再將末將軍法處置。”祖承訓說道。

“如今你說話倒是硬氣了,可是如今說話硬氣有什麼用?說話硬氣能讓死了的弟兄們復活嗎?朝廷說了,怎麼處置你,讓我來定奪。現在殺你,你就這麼白白死了?倭人殺了我們三千袍澤,我們就先殺他們三萬人,你也要給我殺夠本再死。如今遼東上下,就是你跟倭軍結結實實打了一仗,你可願戴罪立功?”李如松盯著祖承訓問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