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抄公

第91章 廟堂之議

“如松將軍原來是為了此事而擔心。這次祖將軍失利,大明天兵的天威有些許受挫,朝野自然都要議論。子茂將軍現在要想的不是朝野的議論,而是要靜心靜氣,把自己心中的援朝方略再想想有什麼缺漏。只要我大軍在朝鮮旗開得勝,現在這些議論都會煙消雲散。孫子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將軍可不能因為外人議論,就打亂了自己心緒。”張曉說道。

“張侍讀的話,如松記下了。這次祖承訓失利,我這邊確實是想的有點太多了,有些患得患失。”李如松說道。

“如松,你是我徐某這一輩子最好的學生。為師一生所學都交給你了,你都學的很好,也用的很好。為師也相信你,一定可以在朝鮮馬踏倭奴,留名青史。”徐渭說道。

“謝謝師父。等學生從朝鮮回來,再給老師帶些好玩的東西。”李如松說道。

“不必了,老夫這樣一副年紀了,什麼都想開了,什麼都看開了。如松,你能建功沙場,為師就已經是與有榮焉了。”徐渭說道。

“我有一些禮物還要送給子茂將軍。我本來都準備親自去寧遠伯府上拜會了,沒想到子茂將軍的拜帖先到了。呂章,把東西拿上來吧。”張曉吩咐道。

不一會兒,幾個盒子拿了上來。

“這些是何物件?”李如松好奇問道。

“這裡面是地球儀還有幾張地圖,還有其他的一些對將軍有用的物件。對了,這裡還要幾個錦囊,還請李將軍收下。”張曉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來幾個錦囊遞給了李如松。

“多謝張侍讀的賜禮,只是這錦囊要什麼時候開啟啊?”李如松問道。

“等將軍拿下平壤,然後有所困惑的時候開啟吧。其實我能對將軍說的都已經說過了,只是這錦囊裡的話可以值得將軍再聽一遍。”張曉說道。

……

御書房裡,皇帝再和幾位重臣商議軍國大事。幾位重臣包括了內閣全員,還有六部尚書。

“眼下朝鮮戰局十萬火急,各地軍隊也在陸續集結,朕今日召集諸位重臣,就是想問問大家各自的想法。對於此次入援朝鮮要不要打已經不是問題了,問題是要怎麼打,現在諸位所辦理的事情有何困難之處,都要字字句句說清楚了。過了今日,援朝的大計就要定下來了,以後就不要上奏章議論了。”皇帝說道。

“陛下,戶部存銀不夠了……”戶部尚書楊俊民硬著頭皮先開了口。

“缺的部分從朕的內庫裡面出,什麼事情也都等這場仗打完再說。”皇帝開口說道。

“順天府、保定府、天津衛等地奏報,言朝廷各路援軍陸續集結,地方多有受災,還請朝廷撥漕糧賑災。”內閣大臣張位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