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去上奏吧,後面的仗,你們朝鮮人自己打好不好?李某也是忘了,柳相的家族在朝鮮國資財也是不少吧,怕是李某這些話,柳相不愛聽。”
“李提督這是何意,莫非李提督想和倭人私自議和?我朝鮮絕不同意。”
“柳相,你再敢胡言,李某真的是要生氣了。李某披星戴月,千里跋涉來此,血戰拿下平壤。如今你們不給我軍充足給養,還要說我跟倭國私下談和,莫不是以為李某可以任由你們拿捏?我大明天兵想進就進,想守就守,你們朝鮮國不同意,又如何?”李如松也非常惱火地說道。
話都聊到這個份上,也是沒法聊了。柳成龍只能灰頭土臉而去。
“大哥,看你前些日子跟柳相那是又是閒聊,又是贈詩,如今怎麼能鬧成這樣?”李如柏看柳成龍走遠了才開口問道。
“我算是明白了,為什麼那時候張侍讀說入朝不要帶太多騎兵,看來是對今日之事早有預料。我軍騎兵還是太多,糧草根本不夠用,攻城的話又用不上那麼多騎兵?如柏你看,要不要把騎兵分出去一些,讓他們襲擾倭軍,也試一試倭人的深淺。我就不信,倭人耗盡傾國之力,就輸了這麼一場,就要撤了。怕不是還有什麼陰謀詭計。”李如松說道。
“那大哥的意思,派哪路軍馬去試試?”
“把哱拜那一支部隊派出去吧,他們不是覺得我李如松不給他們立軍功的機會嗎?這次就讓他們去,讓他們打著收復王京的旗號出征,怎麼打隨便他們。”
“朝鮮人這邊怎麼辦?搞不好他們真的要向陛下控告你,說你居功自傲,擁兵不前什麼的?”
“有本事就告去吧,軍需都不給我們保障,還想著要我們出錢買糧,要不是看在朝鮮這麼多年對我大明恭謹侍奉的份上,真想把他們……”李如松強行收住了話。
“大哥,你別激動啊。要是你真這麼幹了,朝廷那些言官怕不是要上疏,請陛下治罪於你了。”
“也就是說說氣話了。怎麼樣,劉大刀的人馬準備到了嗎?”
“早一個月就到了遼東,估摸著這些日子準備到平壤了。不過讓哱拜打先鋒,是不是還要斟酌一下?畢竟他們還沒能和倭人硬碰硬交上手,也不知道能不能打的贏。”
“不要緊,反正哱拜還有他們手下基本都是蒙古夷丁出身,蒙古人打不贏,跑還不容易嗎?而且我也給他們下軍令,這次派他們出去,主要是襲擾還有偵察,砍人頭也不算軍功,要把倭人在王京一帶的虛實探查清楚才算本事。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帶一些軍糧回來。眼下軍中乏食,拿一堆人頭回來又有何用?”
“也是,哱拜畢竟久鎮寧夏,他帶的人馬打起仗來也是奔走如飛,倭人想埋伏他們也沒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