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原來是在南洋,朝鮮,倭國之間行商走船。不過自從倭國和朝鮮開戰,朝廷這邊也不讓船隻隨意下海了。小人現在也就是坐吃山空,幸好在京城還有些祖業,不至於窮困潦倒罷了。對了,小人還有一物要呈給老爺。”陳術說道。
“哦?是何物?”
“就是老爺您書裡提到的紅薯。小人遊歷南洋的時候,把紅薯還有紅薯藤都帶了回來,如今在自家院中種下去了,還有一些收成。”
“哦?你倒是有心了,能不能拿一些給我看看,不不不,我親自去登門看看,不知道方便否。”張曉說道。
“老爺能夠駕臨寒舍,那自然是小人的榮幸。”
……
御書房內。
皇帝仔細端詳著張曉遞上來的紅薯。
“張曉,朕之前命上林苑監的嘉蔬署把種植的蔬菜花果排查了一番,除了這個紅薯沒有,那個什麼馬鈴薯、玉米、辣椒其實都有了,不過種的都不多。不過這些種子到底怎麼來的,上林苑監那邊也不記得了,應該是哪個使團或者是傳教的洋和尚送來的。那個馬鈴薯和玉米,朕也問了,吃起來味道都一般般,那個辣椒倒是可以入藥。這個紅薯味道如何?”
“吃起來還是有些甘甜可口的,不過不能吃多,吃多了會有些難受脹氣。”
“這樣啊。那朕也命嘉蔬署把這個東西種植下去吧。”
“陛下,請問嘉蔬署種植的馬鈴薯、玉米、辣椒種的多不,微臣想帶上一些去遼東和朝鮮試種一番。臣也建議把這幾種作物推廣種植。”
“哦?這是為何啊?”
“陛下,這馬鈴薯、紅薯還有玉米雖然口感不一定有五穀那麼好,但是他們有幾個好處,一個是產量高,二個是抗旱,眼下各地水旱災害不斷,種上一下關鍵時候也可以備荒,只要老百姓有一口飯吃,天下就不會亂。”
“至於辣椒,除了入藥之外,也可以做菜時候調味。因為這辣椒,有除溼氣驅寒的功效,北邊種吃起來可以驅寒,南邊種吃起來也可以除溼氣。”
“哦,這幾樣東西竟然有如此功效,那確實可以多種一些看看。那這種植之法你可曉得?”
“微臣對於稼穡之事略通一些,這幾樣東西應該都不算難種。這個紅薯,臣親自到了那位商人家裡檢視了,紅薯長得整個菜園子都是,女主人還嫌太多了剛想鋤掉一些呢。”
“那確實好養活,按你所說,這紅薯產量還不少?那怎麼也如此耐旱呢?”
“陛下,紅薯是靠著藤蔓長起來的,紅薯的根系四處蔓延,甚至可以扎到土裡的深處找水源。我也問了那位商人,他說天要是乾旱了,這個紅薯也不用經常澆水,最多葉子枯了一些,要是有水就恢復了。所以要是遇到旱災了,最多也就是產量少一些,很難絕收。”張曉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