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抄公

第28章 織田信長的故事

入夜,軍營之中,李家三兄弟照常來到了張曉的營帳。

“張先生還沒有開始講嗎?”李如松進了帳篷以後驚訝問道。

“是的,專門在此恭候三位將軍。”張曉說道。

“這次講書,不單只是小說文字和好聽故事了,畢竟佛郎機人可沒有派大軍來入侵我天朝,而倭人大軍馬上就要來了。《人間五十年》的故事,說白了並沒有過去多少年,織田信長甚至死了都沒到十年。真的要打倭寇了,幾位將軍也要做到知己知彼。”張曉解釋說。

“哦,那我們就更要認真聽了。”李如松說道。

“不過諸位將軍,這些事蹟也是我聽聞回來,蒐集回來的資料,但是畢竟眼見為實,我並沒有到過倭國。所以書中所言,只是作為參考,要是真對陣了可不能就憑書里人物的事蹟來認定了。”張曉說道。

“這是當然,張先生你無需顧慮,要不是你願意講,我們現在對倭國真的也不清楚,就是知道一個豐臣秀吉。”李如松說道。

張曉之前寫《菊與刀》的開篇,寫了日本早期的歷史。但是現在是在寫小說,不可能把這些前面的劇情講的太細,張曉就大概講了日本的源平合戰,源賴朝建立幕府,北條氏篡權,蒙古軍攻打日本,北條氏覆滅,足利幕府的建立,再講到了足利幕府因內部矛盾爆發的應仁之亂,導致了幕府統治的分崩離析,導致了日本各路諸侯的崛起。當然,這一些只是簡要講講。

“這個足利幕府的創立者叫做足利尊氏的,我看他的故事很精彩啊,這麼一看我覺得呂布都是漢室忠臣了。”李如柏感慨道。

“也沒有人說呂布不是漢室忠臣啊,只是說呂布反覆,弒殺舊主而已。”李如梅反駁道。

“足利幕府的故事後面也是要單獨講的,但是陛下要先聽織田信長的故事,所以前面這些故事就簡要說過去了。這幾天我還畫了一張倭國的地圖,可能不是很準確,諸位看地圖的話理解可能更容易一些。”張曉說完,掏出來了一張日本地圖。

“這是倭國的都城,名叫京都,為日本天王和幕府將軍所在地。這是鎌倉,為足利幕府的東部據點。這是織田信長所在的尾張國,除了織田信長,當時比較著名的倭國諸侯還有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上杉謙信等人,他們的根據地大致在……”張曉一邊在地圖上順便點出了地點。沒辦法,張曉可是玩過《信長之野望》也刷過幾部講日本戰國曆史的大河劇的,這些地名和人名自己記的還是比較牢靠的。

“倭國這本來就人多地少,還有這麼多軍閥互相征伐,這日本百姓得過的什麼日子啊?”李如柏看著這些密密麻麻的勢力感慨道。

“額,子貞將軍,其實不能把倭國的平民叫做百姓,現在倭國除了公卿貴族和武士,大部分平民都是沒有姓氏的。”張曉解釋道。

“那這倭國也是沒有科舉的了?都是怎麼選拔人才的。”李如松問道。

“沒有科舉,官職基本是世襲制。所謂的源氏平氏武家,基本也是天王的後代分家改姓氏的。”張曉解釋道。

“竟然如此,那現在倭國平民毫無地位,天王和公卿又是如此勢微,那誰能讓這些武士臣服,誰就是倭國的老大了啊。”李如松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