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抄公

第51章 寧遠伯回京

“這只是暫時的,要是那個什麼豐臣秀吉真的敢來朝鮮,只要聖上再次啟用老夫,老夫率三千鐵騎,七千步卒,就能把倭人幾十萬大軍都掃滅了,把倭人頭領的人頭都砍下來送到太廟,百年之後老夫也能入武廟。”李成梁說道。

“我說父親,您這六十有餘了,又有九邊第一名將之稱,何必差這一功呢。倒是您的大兒子四十有餘,還未能建立赫赫軍功,您這還要跟我們兒子搶功勞?”李如松說道。

“誒,你們還有機會,老夫可是最後博一把了。跟你們直說了吧,老夫這次走了石尚書的路子,這統帥大軍,還要靠我這老帥出馬。”李成梁自信說道。

“父親,估計石尚書的路子您是走不通了。前幾日長安門之事,石尚書可是把責任怪到您身上了,說您近幾年征討葉赫、出塞草原,勝少敗多,軍士多物故。還說您吃空餉太多,現在遼東軍缺額嚴重,還要多支出好多銀子補齊人員裝備,這才暫時欠了京營的軍餉。”李如松說道。

“石尚書真的如此說?”李成梁震驚道。

“那還有假,誰讓父親你這個節骨眼倒臺了,不怪你還能怪誰。”李如松說道。

“那快給我紙筆,我要給陛下上奏章,要辯駁清楚。”李成梁有些急了。

“父親,別在裡面折騰了,陛下都讓您安心養老了,您這剛回來就要上奏章,陛下會發火的。”李如松趕緊勸道。

“誒,老夫這才下野多久,要是再遲些回京城,怕不是八百條罪狀都給老夫列齊了。對了,如松,聽說你去拜訪過張侍讀,去寧夏的時候張侍讀還專門讓你們幾個帶兵隨行。你能不能替為父引薦一下,為父有事相求。”李成梁說道。

“這個自然是可以,不過父親您這要找張侍讀何事?要是找他去舉薦您復出,兒子建議還是算了,張侍讀絕對不會同意的。”李如松提醒道。

“那倒不是,只是聽說張侍讀妙筆生花,就想請他幫我寫一本為父的傳記傳奇之類的,講講為父的赫赫軍功,也給陛下留下些印象。老夫這幾年沒有打好仗,以前的功勞那也是實打實的,潤筆費給足給夠,要是張侍讀想要人參皮毛也是隨便拿。”李成梁說道。

“父親大人啊,張侍讀現在要編外邦史書,還要研究熱氣球,哪件都是朝廷的大事,都是陛下吩咐的要務,哪有空給父帥您寫贊文啊。再說了,父親您那些征伐使的計策,什麼市圈記的,確定要寫進去嗎?”李如松說道。

“你先不管這些,你先幫我引薦張侍讀,要是你嫌麻煩,告訴一下他的住址總可以吧。反正老夫現在賦閒在家,串串門怎麼了。”李成梁說道。

“父親要去串門,自是可以,只是父親要上門跟張侍讀聊些什麼套些近乎?畢竟當時我和如柏去張侍讀家拜訪的時候,他還只是翰林院檢討,我們也是作為書友去跟作者聊聊。如今他可是侍讀學士,父帥雖然貴為寧遠伯,人家跟您也沒啥交集。而且這裡是京城,父親您可不能像在遼東,直接就送大把金銀出去了。”李如松提醒道。

“沒事,張侍讀的書老夫也看了不少,能聊的來的。老夫久鎮遼東,有許多故事,張侍讀肯定愛聽。”李成梁說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