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抄公

第129章 立功心切的陳璘將軍

“陳將軍一到,我軍將士計程車氣一下子高了不少。要是陳將軍能多帶一些家鄉的特產過來,我軍將士計程車氣怕是更高了。”張曉打趣說。

“張天使,大明水師確實非常強大,陳將軍一到,兩國聯手,就可以把倭人的海路運輸切斷了。雖然海上茫茫,不可能把倭人的船隻都攔截下來。但是以後倭人再想這麼肆無忌憚運兵運糧,就沒那麼容易了。倭國如今還敢把重兵駐屯在倭國沿海,就是靠著海運的便利。如今海路一斷,他們的軍心就不會像之前那麼穩固了。”李舜臣說道。

“張侍讀,我和李左水使這幾日一直在商議徵倭的打法。按照左水使所說,倭人戰船雖多,但是大船較少,而且船上的火炮、火箭也不多。只要穩紮穩打,倭人的水軍不會是我軍對手。”陳璘說道。

“話雖如此,不過倭人畢竟有一股悍勇之氣,水師還是不能過於冒進浪戰,儘量不要跟倭人跳幫戰鬥。”張曉說道。

“張天使,大明水師的船隻才是真正的水軍船隻,要是我國有如此戰艦,倭人定然不敢侵犯我國。”李舜臣感慨說。

“那是自然,不知道李將軍有沒有看過《三國演義》?”張曉問道。

“那是自然,李某年少的時候就愛讀《三國演義》,後來棄文從戎,也是想成為關公、張翼德、周公瑾那樣的大將,保衛朝鮮的社稷。”

“《三國演義》講的雖然是三國的故事,但是裡面戰爭的模樣是後代的。就比如裡面的赤壁之戰,裡面的船隻就不是三國時候能有的,其實裡面的大戰,更多還是大明的定鼎之戰鄱陽湖大戰為原型來寫的。大明從建國開始,就一向重視水師。到了成祖年間,三寶太監率艦隊七下西洋,也是一樁盛事。”

幾人又是一陣閒聊。李舜臣告辭而出,陳璘卻還留了下來。

“陳將軍還有什麼事嗎?”

“聽聞張侍讀在京城時候有海權之論,想必對水師也頗有研究。眼下陳某率水師主力來此,總要想著帶領弟兄們立下戰功,功成名就。可是這海上作戰,斬首之功不好立,繳獲也不容易。張侍讀能不能給個主意,陳某定有重謝。”

“水師也要算首級之功的嘛?”張曉有點驚訝。

“那是自然。其實如果能確定擊沉敵船數量,甚至是俘獲敵船的話,那自然也是戰功。但是海戰的時候一團混亂,到底打沉了多少船誰又知道,俘獲敵船也不是那麼好俘獲的。要是俘獲的是一些小船,這軍功也算不上大。倭國水師都是水賊出身,也沒幾艘像樣的大船啊。”

“陳將軍,其實如果你想要立下軍功,其他地方不好說,在朝鮮這裡機會還是很大的。就看將軍的決心如何了。”張曉想了一下說道。

“陳某願聞其詳。”

“倭人不服王化,興不義之師於我朝內藩,光是趕出去也是不足以懲戒的。將軍有沒有想過也要登陸倭國領土,向倭國展現一下我大明水師的天威。”

“吞扶桑立不世軍功,那自然是陳某的願望。但是我現在手上這些船隻和人馬還是太少。而且朝廷這邊是讓我聽從李提督的軍令,協助陸上軍隊進攻,切斷倭人海運路線。可沒有軍令讓我大舉進攻倭國本土啊。”

“陳將軍誤會了,張某還沒有那麼好高騖遠。將軍,切斷水路不一定是要在海上打啊,倭人有一個島叫做對馬島,就在兩國海路的中間。要是能把這個島拿下了,對於朝廷來說,那就是拓地的大功勞啊,也能更好把倭人的海運給切斷了。”張曉解釋說。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