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漢見自己四周無人,急忙下跪,一言不發的給王還真磕頭。王還真此時急火攻心,走上前,馭使靈氣匯聚掌中,舉起手對著那老漢便要拍下。
“嗚哇——!”
突然一聲孩子的啼哭,自旁邊婦女懷中響起。王還真下意識的扭頭望去,竟然嚇得那個婦女,急忙用手捂住了孩子的嘴,眼神中滿是哀求。
自己到底在幹什麼!!??
王還真看著哀求的婦人,和麵前不斷磕頭的老漢。突然一下子清醒了過來,他一想到剛才差點濫殺無辜,心中便羞愧難當。
他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變成這樣,僅僅是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導致念頭無法通達,甚至起了殺心。
“對不起,對不起……”
王還真低頭道歉,臉上火辣辣的,急忙轉身離開。臨走之前,從懷中摸了幾個銅板,扔給了那個帶著孩子的婦人。
回到廟中之後,王還真的心,久久難靜。他在火堆旁盤坐,閉上眼睛,回憶腦海裡真經的內容。試圖在其中尋找到,對於自己剛才魯莽行為的解答。
這《先天道炁真經》不愧是太清祖師所留,很快,王還真便找到了答案。他先前之所以會滋生心魔,乃是因為他自認救人的舉動,並沒有得到預想的結果。
真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就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樣。
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與道相近。道人為世人做事,並非因為世人值得。
而是因為心之所想,故行之所願。所以永遠不要奢求,世人皆懂得投桃報李,知恩圖報。用通俗點的話說,就是對別人好。
也莫要期待別人領情,只要不抱希望,便不會失望。這便是,為何之前王還真會心中煩悶的根本原因,因為那個老漢並沒有領他的情。
世間萬事,都逃不過虧負二字。道人亦是如此,如若行事虧負他人,自己必然德行有虧,大道難成。如若虧負自己,便會滋生心魔,放出心中惡念。
想清楚了這些之後,王還真的念頭逐漸通達。修道貴在修心,整件事情說到底,還是因為他的心不靜,心不靜便不平。
心不平和,便會被外物影響。逐漸滋生心魔,偏離大道而最終誤入歧途。真經又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要去除這些牽擾,獲得“清靜”,必須“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達到“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唯見於空”的境界。
此境界名為“湛然常寂”。正所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直至進入“常清靜”的境界,如此方得“漸入真道”
名曰: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