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劍只認為自己所學一劍為萬劍歸宗。
其實獨孤劍自己也不懂,他從劍界攜出的萬劍歸宗,實則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萬劍歸宗。
與無名不同,哪怕是廢功重修,無名的天劍境界仍在,劍界之中天劍劍山始終屹立不動;也與步驚雲不同,步驚雲是以萬劍歸宗融合功力,從而達到七氣歸一的境界;更與帝釋天不同,因為帝釋天是駕馭融合萬劍歸宗的內力劍氣,從而施展出萬劍歸宗。
獨孤劍體內只有一縷萬劍歸宗劍氣,也無萬劍歸宗的運氣法門,只憑著修煉劍法壯大,這種情況即便是無名親眼所見,恐怕也講不出其中緣由。
只因為這是劍界之中的萬劍歸宗。
從誕生之初,便與元天劍訣相輔相成,鯨吞天下劍意,使之成為劍界之中無數劍山,從而使得劍界越發壯大。
也正是因為這一縷劍氣,獨孤劍才能修煉出劍法真意;劍法不同,修煉而來的劍意也不盡相同。
從某個方面來講,獨孤劍蘊藏劍氣的身體,何嘗不是另一個劍界。
然而無論這一縷劍氣是如何而來,今後又該是怎樣的前景。
劍法的本質源於執劍的人,如今執劍的人名為獨孤劍,這便是獨屬於獨孤劍的一劍。
只此一劍,萬劍歸宗。
“萬劍歸宗!”
獨孤劍的一劍從不輕出,因為這一劍不只是單純的劍法,更是他於劍的忠誠。
人若不誠於手中之劍,劍又如何誠於人。
武俠之劍與仙俠之劍不同。
劍可馭而不可欺。
寄託真心之劍,又如何能踩在腳下。
“來了,又是這招無解的劍法!”
王語嫣眸光一閃,死死盯住獨孤劍的動作,彷彿想要從獨孤劍施展劍法的身上,瞧出一點點的端倪。
即便是第二次親見這樣的劍法,王語嫣也不曾猜出萬劍歸宗的原理。
這彷彿是不屬於人間的劍法,唯有神話傳說中的劍仙,才能施展如此驚世超然的劍法。
“嗡!嗡!嗡!”
聚賢莊中無數長劍微顫,以往從未見過獨孤劍出劍的人緊緊死攥,生怕下一刻手中之劍便會不翼而飛。
正是這一刻,這些攜劍持劍之人,才真正意識到,他們以往所珍視的劍器兵刃,其實從不屬於他們。
場中之人分為三類,一是曾經見過獨孤劍與喬峰一戰之人,其中以丐幫長老弟子為首,他們親眼見證那一劍風采,這才捨得放開手中之劍,任憑手中之劍去朝拜聖者,無論再看多少次,仍舊被那一劍所折服。
二來則是如譚公譚婆一類的人,因為錯過杏子林一戰,他們未曾見過獨孤劍出劍,只從杏子林諸人的口中聽聞過獨孤劍的絕世劍法,眼見杏子林諸人信誓旦旦,心中難免半信半疑。
至於這第三類人,便是隻聽獨孤劍神之名,身旁的親朋摯友也從未見過獨孤劍出劍,所以他們全然不信江湖傳聞,只認為是誇大其詞。
要知道便是北喬峰南慕容,憑著一身武功在江湖武林中享有盛譽,也從未傳出此等劍神臨凡之論。
在別人口中,彷彿獨孤劍猶如謫仙在世,超然於凡俗之上。
其中要以少林玄寂,玄難兩位和尚為代表,少林武功包羅永珍,更有七十二般絕技名傳江湖,也從未有過此等驚世駭俗的武學。
故而只以為獨孤劍劍法不凡,卻是對傳聞佔了七八分的懷疑。
“錚!”“錚!”“錚!”......
與杏子林一戰時一模一樣,場中用劍之士原本死死掌控在手的佩劍怒然出鞘,飛馳於半空之中。
數不清的長劍化為劍網劍幕,盤旋在聚賢莊上空,發出聲聲臣服的劍鳴。
“這是什麼劍法?”
蕭遠山難掩心中駭然,急聲高呼吶喊。
他只以為獨孤劍的劍法不俗,卻也只是不俗而已,在他眼中依舊只是一個小輩。
然而此時此刻再見這樣的劍法,蕭遠山第一次覺得獨孤劍的身型模樣陡然間變了色彩。
與蕭遠山同知同感之人,聚賢莊中也不在少數。
“此劍名為萬劍歸宗。”
這一聲釋語並不是獨孤劍所言,而是王語嫣替獨孤劍喊道。
她雖對獨孤劍心懷怨氣,然而再面這招劍法時,心頭依舊為之喝彩。
本來對武學毫無興致的心思,似乎也有了想要了解的衝動。
“你說這一招劍法真的存在嗎?”
王語嫣忽得低聲問道,而她身旁的段譽卻再無百依百順的模樣,眼裡心裡都是那漫天飛舞的劍網。
縱使是近在眼前,依舊讓人如夢似幻。
“阿彌陀佛!”
玄寂,玄難兩位少林和尚連喊佛號,多年寡慾清靜的心境猶如被投下一顆石子,漾起一道道波紋漣漪。
“獨孤劍神!”
聚賢莊中滿堂高呼驚喊。
這一聲劍神真心誠意。
他們不懂這一劍的境界,卻也不禁為此劍而拜服。
當一個人能夠遠眺背影的時候,難免有人會心生妒忌,可當一個人只能被仰望之時,那便只有無窮的真心讚譽。
興許獨孤劍不如喬峰的功力高深,然則別人會去質疑喬峰,卻唯獨不會去質疑獨孤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