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那人的話,老道並無任何把握。”
一聽楊過問及此事,張三丰也收斂了些許笑容,鄭重道:“除了那人之外,另一人老道也看不透。”
“道長可是說那位憨態可掬的少俠?”
楊過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憨笑的面容,像是一道魔咒一般,無論如何也揮之不去。
“客棧中的那幾位劍客殺氣極盛,已然到了無情之境,卻也不及那位少俠的大愛之境。”
張三丰修道數十年,雖說無法看清一個人的真正內心,可若是有人連藏都不藏,也是能窺視一二。
在石破天的眼中,所見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看待任何事物的目光都是透著欣賞愛惜之色。
這樣的人心懷大愛,對於任何事物都不忍心傷害,是極為仁善之人。
“那位少俠的心胸,便是老道也遠遠不及。”
張三丰感慨一聲,若不是知曉石破天已經神功有成,張三丰也有將石破天收為武當弟子的想法。
“沒想到道長會對那位少俠如此看重。”
楊過面對客棧中的那些人時,已經感到不小的壓力。
雖說覺得石破天的武功必然不差,卻也沒想到張三丰對石破天的評價如此之高。
“若是再給那位少俠一些歷練,想要成就武道極境,也非是不能。”
“難道那位少俠還有欠缺?”
楊過凝眸問道。
張三丰看了楊過一眼,心裡隱隱有種奇怪的感覺。
似乎是某種東西碎裂的聲音。
誰能想到神鵰大俠會是如此奸詐。
藉著詢問的理由,暗戳戳讓張三丰出言指點。
“那位少俠早已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舉手投足間皆是心之所往。”
“若是沒有那人在,以那位少俠的修為,無人會是他的對手。”
張三丰自問,就算是自己擁有百年修為,也不一定能強過石破天這還不到二十的孩子。
像石破天這樣的人只能稱為妖孽,而不是什麼千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
不過修為上不一定能強過石破天,張三丰的境界卻遠比石破天要勝上一籌。
沒有真正動手之前,就算是張三丰也不敢妄斷勝負。
“倘若那位少俠想要更進一步,便需要體悟自己的內心,明心見性方證大道。”
石破天的心性極佳,憨而不傻,仁而不迂,善而不懦。
這也是因為石破天認知的事情太少,反倒成了另類的明淨心靈。
可如此一來,少了凡塵俗念的洗滌,石破天就無法徹悟自己的本性。
所以心靈單純是石破天的優勢,也是石破天的劣勢。
“尋道之途莫過於尋心,心之所想,人之所為。”
張三丰已經不單是在點評石破天了,幾乎是明著給楊過開後門。
習武之人不同於尋仙之人,尋仙之人向天地借力,以天地之力增進自身,故而在道家典籍中,多有外丹之法。
而習武之人同樣是借用外力,實則卻是往內尋求力量。
武道意境便是由此而來。
“心之所想,人之所為?”
楊過呢喃一聲,似乎有了一道靈光閃過,又怎麼也想不起來。
江湖之中恩怨情仇,所為盡在心想之中,有些人為名,有些人追利,有些人貪權,有些人求存。
可無論是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是心裡想著的事情。
沒有人可以高高在上去批判別人的想法追求,是非對錯也不在別人的口誅筆伐之下。
無非是想從心起,為之在後,無怨無悔罷了。
“呵呵。”
張三丰長笑一聲,不在管陷入沉思中的楊過,起身從酒肆之中大步離去。
今日一言,也算是成全了當初的授藝之恩。
忽然間張三丰遠去的身影更顯縹緲,儼然超脫凡俗的神仙中人。